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呀 http://www.wangbawang.com/m/春节
春节古称“元旦”、“元日”,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元旦”这一名称,据说来自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他们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故称元旦。“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元旦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吴自牧《梦粱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中国的汉字意味深长,拿“旦”字来讲,下边的一横代表着波涛汹涌的海面,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喷薄而出,这个象形字生动地反映了旭日东升的形象。把“元”和“旦”合在一起来称呼新年,就是要人们以蓬勃的朝气来迎接崭新的开始。辛亥革命后,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新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正式称为“春节”。
年
甲骨文中,“年”字是上“禾”下“人”,意为人背着成熟的庄稼,这其实就是指庄稼的成熟周期。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春耕夏作、秋收冬藏,只有一年之终的冬季才能休息,所以在这个时候举行盛大的节日迎接春天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种传说,说“年”是远古时一种凶猛异常的怪兽,一进腊月就出来挨家挨户地吃人,人们只好把一些肉食放到门外,然后紧闭大门不敢出来,一直到次日早晨才敢开门,大家见面后互相作揖道喜,庆幸未被“年”吃掉。这个传说和很多年俗都有关系,比如爆竹、守岁、拜年等。
小年
春节虽然是庆祝新年的节日,但并非开始于农历的正月初一,而是开始于旧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止于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国习惯上把从祭灶开始的岁终称为“小年”。民间习俗,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把农具、纺织用具等放进库房,把灶台、桌案、锅碗、盆碟等炊具彻底洗涮干净,晚上吃过饺子后举行祭灶仪式,这被称为“过小年”。
“小年”意味着旧的一年即将结束,为新年所做的准备工作正式开始。我国民间流传有一首准备过大年的儿歌,非常生动:二十三,灶升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买年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贴对子。
祭灶
俗话说有“二十三,祭灶官”,灶官就是灶神,在民间又称为“灶君”、“灶王爷”等,是上自皇帝下至庶民,家家户户都要供奉的神明。民间的祭灶是一系列小年活动中最大的祭祀。祭灶习俗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记载,灶王和土地神、井神、门神一样,因与人们饮食起居有密切关系,所以早就成为崇拜和祭祀的一项内容。
传统习俗从这一天起,大小衙门一律“封印”关门,不理民事,回家送灶。当时无论贫富,只要顶门成家过日子,灶台上就会贴张灶王神像,像两侧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把灶王奉为“一家之主”。民谚有:“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到上方,见玉皇,好话要多说,孬话要少讲。供奉糖果堵住嘴,回来多带五谷杂粮。”传说灶糖是灶神最喜欢的食品,给他贡献灶糖后灶神就会在上天述职时多说好话,保佑人们来年一年万事如意。
扫年
在祭灶前后,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这一风俗留传至今。“腊月二十三,掸尘扫房间”,扫年的风俗由来已久。“帚”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可见在几千年前先民就用笤帚扫除了。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十二月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这说明我国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宅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
后来,这种预防疾病的大扫除逐渐演变成年终的一项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年终,均为“扫年”时间。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优良传统。
年货
旧时春节期间所有店铺都会歇业过节,所以人们便在小年期间把春节所用的所有食品、衣料、礼品等一次采购齐全,因为这些东西都用于过年,所以统称为年货。在经济落后、商品贫乏的过去,年货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年终大采购,尤其是不谙世事孩子,更为能够穿新衣、吃饺子而欢呼雀跃。
在经济发达、商品丰富的今天,虽然年货本身已经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但办年货仍然作为一种仪式,让人在忙碌的喜悦中感到新年的到来,在琐碎的温暖中传递脉脉温情。时代的发展使得年味越来越淡,杀猪宰羊、裁衣戴花的热闹场面一去不回,但年货承载的文化会永远流传。
年画
年画是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绘画绘画体裁,它是伴随着春节送旧迎新的活动而产生的。年画的历史相当悠久,最早的年画是门画,是传说中的神茶和郁垒的画像,俗称门神画。
清代正式称为“年画”。年画画作题材非常广泛,出现了许多反映劳动人民理想、心愿和生活情趣的作品,如迎春接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以及戏曲故事、风景、花卉等。年画绘制的工艺到清代时也越来越精美,出现了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木刻套色年画,表现了各地不同的欣赏情趣和艺术风格,至今仍在全国享有盛名。
此外,四川绵竹、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地的年画,也非常富有乡土色彩,受到人们的喜爱。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屋子的墙上、门上贴几张这样的年画,以示辞旧迎新,显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窗花
旧时玻璃是贵重物品,多数人家都是用白纸糊窗。每当新春佳节,家家户户便会在一扇扇洁白的窗户上,贴上大红色的窗花。
窗花是剪纸的一种,剪纸则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它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剪、刻彩纸而成的装饰性手工艺品,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剪纸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人物、花鸟、虫鱼、灵兽、戏曲故事等等,无所不包。其中,我们常见的有岳飞、花木兰、王昭君、蔡文姬、关羽等历史人物,人物,丹凤朝阳、孔雀开屏、鲤鱼跳龙门等灵瑞动物,空城计、武松打虎、西厢记、八仙过海等戏曲故事,牡丹、芍药、梅花、玉兰等美丽花卉。
春节贴的窗花多为大红色,衬以新贴的雪白的窗纸,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春联
春联是一种春节时贴在门户两侧的特殊对联。对联又称“对子”,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的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最多的有五百多字,一般情况上下两联字数必须相等,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结构相同、词性相当、平仄相协。
春联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它的内容多为辞旧迎新之语,还体现在它不仅只有上下两联,还有一个贴在门楣上的横批,而横批一般是对上下两联的归纳总结。春节贴春联的习俗相当古老,宋代王安石就曾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就是现在春联和门神的前身。相传,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和现代春联的立意大体相同。
门神
门神是一种特殊的年画,在春节时张贴在大门上,用以祈福消灾。门神在我国由来已久,一说一说起源于神将神茶和郁垒,一说起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各有典故,饶有趣味。门神分为三类:文门神、武门神和祈福门神。
文门神即身着朝服、温文尔雅的文官形象,如天官、仙童、刘海等;武门神即身穿铠甲、威武雄壮的武官形象,如秦琼、尉迟恭、关羽、张飞等;祈福门神即福禄寿三星,送子娘娘,仙鹤、梅花鹿等瑞兽和灵芝、人参等仙草。这些门神虽然体现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但现在都被人们普遍信仰,其中影响最深的是武门神中的神茶、郁垒、秦琼、尉迟恭等。
门神与《山海经》
门神信仰由来已久,《山海经》上说,大海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旁有两个神将,一个叫神茶,一个叫郁垒,他们负责把守鬼门,监视那些害人的恶鬼,一旦发现他们作恶,就用芦苇做的绳索把他们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
黄帝对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令人民在门上画神茶、郁垒和老虎的形象,并挂上芦苇绳,认为若有凶鬼出现,二神便会抓之喂虎。后来《山海经》中这种以神茶、郁垒为辟鬼之神的说法被人们承传下来,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记载:“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像虎眠,以驱不祥。”这就是后世门神、对联、桃木剑等避邪之物来历。
门神与唐太宗关
于门神的来历,民间还有两种流传甚广的说法,都和唐太宗李世民以及他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有关。一种说法见于《西游记》,说是唐太宗本答应要为犯了天条的泾河龙王说情,请魏征放他一马,但不料魏征在梦中斩了泾河龙王。
于是他的阴魂便以李世民不守信用为名,天天到宫中胡闹,弄得李世民六神不安。李世民无奈只好调秦叔宝和尉迟恭到宫中守门,果然从此便得安宁。但李世民体念他俩守门辛苦,便令画师将二人形象画于门上,结果照样管用,于是民间也兴起了这种方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门神。
另外一种说法见于《隋唐演义》,故事情节大体相同,只是引起李世民不安的不是龙王,而是被他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的李建成、李元吉两兄弟。这两个故事虽属杜撰,但可以说明为什么在民间秦叔宝和尉迟恭是最受民众欢迎的门神。
福字
除了春联和门神外,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张贴物就要属“福”字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在屋门上、院墙上、箱柜上张贴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福”字。最常见的是红纸金字的“福”字,也有画了五谷丰登、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等图案的福字。
按照传统,很多人都把“福”字倒贴,因为“倒”和“到”谐音,所以这个贴法有“福到了”的寓意。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疑心大增,天天怀疑有人造反,于是频繁派人在京城侦查,把可疑分子门上的福字倒过来作为标记,好在侦查的第二天抓捕。他的妻子马皇后是个宅心仁厚的妇女,听了这个消息后非常不安,于是连夜派人把城中所有人家的福字都倒了过来。
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件事情,都感到异常庆幸,于是“福”字倒贴慢慢便成了一种风俗。
年历
年历是历书和绘画相结合的具有装饰作用的日用品,一般上半部为画,可以是人物、动物或风景等,下半部为日月数字和二十四节气等时令。在过去,因为它是过小年时专门贴在灶头上的,所以又称“灶画”。
新中国成立后,年历画作为一种艺术品,得到迅速发展,图画题材逐年扩大,品种式样不断翻新。就画而言,有国画、水彩画、版画、油画等多种类型,还增加了摄影等新兴艺术形式。
年历品种式样繁多,有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年历画片,也有挂在房内的单页条幅和分月成册的挂历,以及摆放在书案床头的台历等。年历很受大家欢迎,因为人们不仅可以用它准确地查找时间,还能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获得丰富的知识。
贺年片
很多人都误以为贺年片是典型的舶来品,其实我国春节时互赠贺年片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早在宋代就有投递“拜年帖”的风气,叫做“送门状”、“送飞帖”。
明代时,贺年片有了新的发展,并在民间普遍流行,当时叫“贺年帖”。辛亥革命后,这种“贺年帖”均被通称为贺年片。现在的贺年片虽然在形式和图案上推陈出新,制作上也精巧美观,但和古时所起的作用并无二致。
现在常见的贺年片有单片、合页、连页、书笺等多种样式,所绘图案有山水、花木、鸟兽、鱼虫等,甚至还有出现了带音乐和香味的,在“赏心”和“悦目”之外又加上了“悦耳”和“沁脾”。
爆竹
爆竹是春节中必不可少的热闹之物,民谚有“闺女戴花,小子放炮”之说。爆竹起源于远古,可能是先民发现火烧竹子会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炸声后,便以此来惊吓猛兽,后来才逐渐演变为一种节日活动。
晚至晋朝,人们所说的爆竹还是以真竹着火爆之,到了火药出现后,才有了纸卷填火药的所谓“爆竹”。清代时,放爆竹辞旧迎新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无停。”可见当时庆祝新年的热闹场面。
如今,由于人们不断的加工和改进,爆竹的品种和样式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单响、双响、百子鞭炮外,还有出现了许多花炮,而且都有文雅、诗意的名称,如“金菊吐艳”、“飞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红梅”、“金猴腾空”等。
除夕
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民间也叫“大年三十”或“大年夜”。“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夕”是夜晚,除夕就是辞旧迎新的夜晚。我国古时有除夕之夜通宵不寐的“守岁”风俗,相传源于先秦时期。
据《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晚上,要击鼓驱邪,除夕是“一年日月今宵尽,更岁星辰子夜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令人留恋的时刻,所以大家要围坐话旧,通宵畅谈。民间还有一种传说,说“夕”是和“年”一样的食人怪兽,人们为了保证安全,总是在它出没的年关前后闭门不出,而且燃竹驱赶它,所以有了守岁和放爆竹的习俗。
后来人们齐心合力除了这个怪兽,所以将年末的最后一晚称为“除夕”,而且为此进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饺子
按照我国习俗,任何人无论身处何方,除夕时都要赶回家中,全家围坐共同吃一顿年夜饭。无论时代怎么变化,饮食如何发展,北方地区年夜饭的主角永远是饺子。
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面食,由于形状像元宝,所以也被称做“元宝”,吃饺子也就有了“捞元宝”的美称。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剁肉、切菜、拌馅,忙得不亦乐乎,因为除夕和初一的饺子都要三十晚上包出来。旧时煮饺子要在初一早上鸡叫之前,那时子时刚过,新的一年刚刚到来,所以有“岁更交子”之说,“饺子”就是“岁交子时”的意思。
也有人说,饺子因有两个尖角,所以宋代称做“角儿”,后来才演变为“饺子”。北方有些地区还在饺子里面包上硬币,认为吃到它的人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总之,饺子是一种承载了深厚文化的吉祥食品。
年糕
像北方人吃饺子一样,年糕是南方人过春节时必不可少的食品。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南方、北方因气候不同差异极大。
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所以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所以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人在争相“捞元宝”的时候,南方人也在纷纷“年年高”,年糕就是因为这个谐音而被看做是吉祥的食品。
据说,吃年糕的习俗起源于吴国百姓纪念为国为民、后来惨死的伍子胥,类似的传说在我国还有很多,可见饮水思源、不忘恩情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迎神
在物质和文化都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的愿望似乎必须求助于神的帮助才能实现,所以先民对神寄予极大的希望。每到除夕半夜十二点时,人们都会抢先燃放三挂大鞭炮,象征岁之元、月之元和日之元“三元”大吉。
这时,就会有人拿着财神像挨家挨户散送并讨要钱财,他们一般都会在大门口高喊:“送财神来了!”家中主人便会大声回答:“快接进来!”即便已经有了财神像,也不能说“不要了”,而要说“我们家已经接来了”。随后,家里大人会带着孩子打着灯笼,向东南方向走一百步左右,不论遇到男女老少还是飞禽走兽,都要烧香、放炮、磕头,之后才能回家,这就象征着把喜神接到了家中。初一早上天将亮时还要请灶神,就是由男性家长把“请”来的灶神像贴在灶台上,然后焚香上供、祈祷灶王爷保佑一家人幸福安康。
虽然财神、喜神和灶神都是编造出来的,但这些仪式毕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祭祖
除夕祭祖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传统习俗,而且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
祭祖,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过去,祭祖仪式一般于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举行,身穿盛装的同一姓氏宗族共同参加,仪式非常隆重。
现在,老百姓一般都只在吃年夜饭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龛前面摆起美酒佳肴进行简单的拜祭。
拜年
大年初一早上吃完饺子以后,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年。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更换新衣,敬神祭祖后磕头拜年。
家里的子孙辈要按照辈分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则要给未成年的孩子分压岁钱。之后还要走家串户,互相登门拜年,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总是“过年好”,透着暖暖的人情味。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单人活动的,也有结伴而行的,现在还有机关、单位聚在一起互致祝贺的,这一方式称为“团拜”。
拜年不仅是祝贺春节的一种好形式,也是人们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增强团结的一种手段。
压岁钱
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后,长辈就要给一个红包,俗称“压岁钱”,这是春节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习俗。“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就是压住邪恶鬼祟、让孩子平平安安度过一年的意思。
压岁钱一般要用红纸包好,大多数地区是在拜年后由长辈当着众人的面给孩子;也有些地方是在除夕夜等孩子睡着后,悄悄塞到孩子枕头下边;还有些地方是长辈故意不给压岁钱,等着孩子来讨要,以此逗弄孩子取乐。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如果有恶鬼妖怪向孩子纠缠时,孩子可以用钱去讨好它们,以此达到逢凶化吉、消灾免祸的目的。
无论是哪种传说,压岁钱都寄托着长辈祝愿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
舞龙狮
无论南方北方,新春佳节之际,都有舞龙、舞狮的习俗。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蛇身、鹿角、鹰爪、马脸,浑身金光灿灿,两须威风凛凛。
在民间传说中,它是消灾降雨的“龙王”;在历代统治者那里,它又是皇权的象征。狮子是现实中的动物,虽然不产于我国,但很早就从中亚、非洲地区传入,它是“百兽之王”,是雄伟、威武的象征。舞龙狮不仅仅是一种增强节日气氛的文艺节目,同时也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
龙执掌降雨、狮威震百兽,所以古人认为舞龙舞狮可以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遭邪祟、不得祸害。
耍龙灯
与舞龙和舞狮相似,我国还有一种耍龙灯的习俗。耍龙灯也叫龙舞、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体育娱乐活动。耍龙灯与舞龙的不同,主要在于所舞之“龙”的不同,龙灯较之一般的“龙”要更为精致。民间的龙灯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但都是单数,每节内都燃有蜡烛,故而称为龙灯。
广义的龙灯一般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看龙,讲究装饰,通常有十三节至十七节,龙衣有用布涂上颜色的,也有用绸缎加以刺绣的,特别注意突出龙头,因为它专供观赏。第二种是舞龙,它和看龙在形式上并无多大差别,但制作上远不及看龙精制。第三种就是通常所说的龙灯,一般也有十三至十七节,多用竹笼糊上透明面筋纸做成,竹笼里燃有蜡烛,夜间翩舞犹如火龙。
踩高跷
除了舞龙、舞狮和龙灯之外,春节期间我国还有许多别的文娱活动,主要有踩高跷、扭秧歌和跑旱船等。踩高跷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一种舞蹈,表演之前都要先化妆,身穿戏服,扮成各种角色,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然后踩在三四尺高的木跷上,边扭边翻跟头,时而做些高难动作,惹人哄堂大笑。
踩高跷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大都是民间自演自唱的自娱活动,活动,演出场地也多在城乡的街道上或住户旁。
扭秧歌
扭秧歌是我国城乡人民非常喜爱的群众性娱乐节目。秧歌流传于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如粗犷豪迈的陕北秧歌,诙谐风趣的河北秧歌,舒展大方的山东秧歌,火红热烈的东北秧歌。其中东北地区的秧歌流行最广,艺术水平也很高。
东北秧歌在表演形式上一般分为大场和小场,大场是由几十人或几百人分别扮成渔夫、货郎、小丑、俊妇、少女、丑婆、和尚、老道等形象,同时扭动,表演各种队形的变换;小场则是由两三人跳的舞蹈或二人转小戏。
跑旱船
跑旱船又名撑旱船、划旱船或采莲船,是我国的一种节庆民间舞蹈,流行于许多地区。旱船的船体多用竹、木或秫秸扎成,外皮蒙上一层绘有船形的彩布或绸,系在扮演妇女者的腰间,像船身的样子;另一人化装成船夫模样,手持像桨一样的木板,做划桨姿势,如同船在水面上行走,两人边舞边歌,表现劳动或爱情生活。
旱船的表演形式大致分三种:一为大船,船体较大,船内坐有抱婴儿的妇女两人,船体随艄公挥桨飘摆,二人运转船身、摇动首尾与艄公动作紧密配合,快步如飞,大有乘风破浪之势;二为三只船,每船各乘少妇一人,由艄公导引,互相穿插飞舞,时而尾随、鱼贯而行,时而并进、相顾而舞,如同在水面飞行;三为九只船,以三只船为一组,共计三组,表演形式与三只船相仿,但队形编排与游走路线不同于三只船,它比较平稳,整个船队彩锦缤纷,翩翩自如,缓缓行进,宛如游龙。
观冰灯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极大,春节到来的时候,东北地区高寒大雪,而华南地区却繁花似锦,因此而产生了大不相同的新春民俗。
一进腊月,东北地区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和佳木斯等城市就开始准备春节期间每年一度的冰灯会。其中以哈尔滨的“冰灯游园会”和“冰城灯展”最为壮观宏伟。夜间,在冰雪的世界和灯火的海洋里,既有雄伟壮观的大型建筑群,又有玲珑别致的小物品;既有栩栩如生的古今中外人物,又有引人入胜的各国神话雕塑;既有千姿百态的花卉,又有惟妙惟肖的动物。
五光十色,美不胜收,把冰城装扮得分外妖娆。冰灯是北方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冰灯的制作可分为冷冻和冰雕两种,春节期间观冰灯的同时,也开展形式多样的冰雕比赛。
逛花市
当东北的人们在欣赏冰灯的时候,四季如春的广州按历代习俗,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年宵花市从前称为除夕花市,大约始于明代。
当时广州河南岸三十三乡的百姓,多半是以种花为生的花农,他们从南岸到北岸来卖花,就是从五仙门附近的码头渡河登岸,后人称此地为花埠头,这就是广州最早的花市,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年宵花市。为了迎接年宵花市的到来,花匠们提前几个月便绞尽脑汁,精心培育各种鲜花,花商们一入冬就马不停蹄,飞昆明,跑苏州,四处采购新花。
年宵花市到来前几天,广州花市已陆续搭架,许多市民纷纷前往,买回一把艳丽夺目的鲜花插在瓶内,把家里点缀得生机勃勃,春意浓浓。
新年诗话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在新春之时,往往有感而得、诗兴大发,给后代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唐代诗人孟浩然几次进京赶考,但都由于官府腐败而不被录取。
于是,他写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田家元日》就是写在故乡过春节的心境:“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北宋王安石的《元日》,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春节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人把春节人们忙着鸣放鞭炮,张贴春联的热烈气氛,描写得有声有色。
现代有董必武的《元旦》诗,写出“共庆新年”、“举杯互敬”的欢乐情景:“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知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整个春节欢庆活动的最后高潮和尾声。古代称正月为“元月”,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夜晚,所以称为“元宵”。
又因元宵节张灯、看灯,所以又称为灯节。相传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文帝平定“诸吕之乱”以后登上皇帝位,而平定之日恰是正月十五。于是,每年的这天夜里,汉文帝都要出宫与民同乐,逐渐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了元宵节。
隋以后,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沿袭这种习俗。正月十五除了闹花灯、猜灯谜之外,我国大多数地区还有吃元宵的风俗。
元宵节与东方朔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关于东方朔的传说。相传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名叫元宵,她非常思念父亲,但在深宫禁院难以和家人团聚。东方朔足智多谋,想成全她,便散布谣言,说正月十五有一场天火,要烧毁京都长安,并向汉武帝建议,十五日晚上宫里的人全部外出避灾,再叫全城在街巷和庭院挂上红灯,这样就可以躲避天火。
汉武帝答应后,许多宫女在元宵的带领下,纷纷走出深宫与家人团聚。从此,每逢正月十五夜,各地都要放灯,而且把这一天叫做“元宵节”。
花灯
我国有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传统,所以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古时又称“镫”,一般点燃于屋内,如果拿到室外就需要防风设备。
古人用竹条做骨架扎成笼形,再糊以纸、纱等做成灯罩,便成了能够防风的灯笼,综合绘画、剪纸、扎纸、编织、刺绣等多种工艺的灯笼叫彩灯。现在的节日彩灯已经有了很多改进,竹、铁、木条、藤条、麦秆等都可做灯架,扎成各种赏心悦目的形状,外面贴上五光十色的纸、绢、纱、绸、玻璃等,油灯、蜡烛也都成为历史,现在的彩灯一般使用电灯取光,晶莹璀璨、变幻多姿。
彩灯的种类很多:以材料来分,有铁丝纸灯、竹架纱灯、藤灯、绸灯、绢灯、玻璃灯、羊角灯、冰灯等;以悬挂方式来分,有门灯、檐灯、吊灯、灯柱、灯树、灯楼、牌坊灯、走马灯等;以形状来分,除了上边提到的以外,还有圆纱灯和宫灯等。灯谜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加工成为精美的谜语。因为人们在中秋节时,常把谜语写于纸条,贴在彩灯或墙壁上,人们一边欣赏彩灯,一边猜谜取乐,所以称为“灯谜”。
古时每到正月十五元宵夜,就会有文人墨客在那些画有花鸟虫鱼、百态千姿的彩灯上,写下包罗万象的新春谜语,吸引男女老少争相观看、苦思冥想,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有正月十五猜灯谜的情节。时至今天,每逢正月十五前后,各地文化宫、俱乐部、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等,也都会举行猜谜活动。因为猜谜不仅能锻炼思维,而且还充满情趣,所以深受大家喜爱,已经成为我国富于民族色彩的文艺形式,并成为文娱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元宵
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元宵节吃元宵这一风俗是从宋代开始的,《平园续稿》一书中有“元宵煮浮圆子”和“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的记载,这种“糖圆子”就是现在的元宵。元宵有两种,一种是实心的,只流行于少数地区;另一种是带馅的,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
元宵馅分甜、咸、香、辣、酸等五种,甜、咸两种口味最普遍,有豆沙、芝麻、果仁、猪肉等。元宵节吃元宵寓意一家团圆,以及在新的一年中美满、幸福。如今,元宵已经不再是应时食品,除了正月十五家家吃元宵的风俗不变外,也成了四时皆备的风味小吃。汤圆与袁世凯元宵在北方地区也被称为汤圆,有人说这是古时“糖圆”一词的演变,但也有一种流传更广的和袁世凯有关的传说。
话说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当上了大总统。但当上民国大总统的他并没有满足,而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建立了所谓的“中华帝国”。袁世凯称帝后立即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各路革命军起事于江南,北京城内也是暗流涌动。袁世凯因此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神经兮兮。
年元宵节临近时,他发现“元”和“袁”同音,“宵”和“消”也同音,便认为“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的含义,所以就下令把元宵改称汤圆。但这并不能挽救他注定失败的命运,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退了位,不久便气病交加而死,但汤圆一词却在北方保留了下来。
元宵诗话元宵节也是令古今文人诗兴大发的节日,元宵盛况在历代诗人的诗作中都有生动的描写。大业二年和大业六年正月,隋炀帝为显示国力强盛,举国招待少数民族首领,曾两次调集数万民间艺人进京,表演各种歌舞杂技,戏场绵延数里,夜以继日,张灯结彩,号称“万户皆集会,百戏尽前来,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隋炀帝还特意赋诗一首:“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这首诗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元宵节的盛况,但同时也暴露了这个封建帝王的穷奢极欲。
到了唐朝,元宵之夜观灯游乐已极为盛行,文人多赋诗纪盛,其中苏味道写的《正月十五夜》被称为绝唱:“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名冥节,与农历的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称“三冥节”,是人们缅怀、祭奠先人的节日。但这仅仅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如果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清明节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清明节其实是一个“复合型”的节日。
在我国漫长的文明史中,一些节日消失了,一些节日的内容发生了重大改变,还有一些节日与其他节日合并,成为清明节这样的“复合型”节日。清明节主要是由源于农事的清明节气、源于鬼神信仰的冥节和源于上古的寒食节三者复合而成的,农事的成分逐渐退去后,才形成了现在大家熟知的清明节。
如今,清明节已经成为我国的法定假日之一,人们在假日里既可以扫墓祭祖,也可以踏青游玩。清明与农事清明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前后,雨水增多,天气变暖,大地呈现出春和景明之象,万物随之“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物,都在此时复苏,迎来了春天的气息,按照传统说法,就是实现了由“阴”到“阳”的转化。
因此,清明前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许多农谚。清明节与寒食节清明本和农事相关,为什么后来成为祭祖扫墓的节日呢?这一方面和古人的鬼神信仰有关,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合并。
清明诗话
清明节的各项活动,无论是祭祖扫墓还是踏青都含看波句的诗:所,历明生就举不胜举。黄庭坚《清明》写道:“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寄托了深沉的人生感受。高翥《清明》则写:“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鲜明的景物中蕴含的是悲涼的心境,读之令人回味。
清明诗作中最著名的还是杜牧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即事物的边缘,引申为开始的意思,而五月按地支计算是“午月”,初五又是五月的第一个“五”日,所以称为“端午”。因为按照传统的说法“五”是阳数,所以端午又称“端阳”,表示炎热季节的开始。
端午节也是一个“复合型”节日,它的来历大致有两个:一个主要是驱恶除邪,因为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又是“恶日”,所以端午前后疾病流行,要举行一系列仪式来祛除,比如喝雄黄酒、挂香袋、门上悬艾蒿和菖蒲等;一个主要是纪念历史人物,最普遍的说法是纪念屈原,也有纪念伏羲、女娲等说法,吃粽子、划龙船等习俗就和纪念屈原有关。
端午与屈原
在众多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我国人民所熟知。屈原,名平,楚国人,曾担任楚国左徒,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博闻强识、才华出众,有改变楚国贫弱状况的志愿,但因为楚国政治黑暗,一直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秦国看透了楚国的虚弱后便出兵伐楚,在很短的时间内楚国就失地千里、横尸遍地。屈原看到国破家亡,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就在公元前年农历的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江上的渔夫和百姓闻讯赶来打捞,可是最终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首。
于是大家就拿来很多食物抛入江中,想让鱼虾吃饱后别再吃屈原的尸体;并且在江面划船呐喊,想要吓走吃屈原尸体的鱼虾。久而久之,这些风俗就成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龙舟赛
龙舟是端午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南方地区尤其盛行。龙舟是船身画有龙或做成龙形的船,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赛龙舟起源的说法有很多,其中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
据说,屈原投江以后,附近的百姓都纷纷乘船打捞,但始终找不到尸体,于是他们就在江面上划船呐喊,希望以此驱散吃屈原尸体的鱼虾,后世便逐渐形成赛龙舟的习俗。赛龙舟不仅可以锻炼人们的身体,还可以激发人们拼搏向上、激流勇进的精神,同时也能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所以从古到今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粽子
粽子的起源也和屈原有关。据说屈原投江后,大家找不到他的尸体,又怕被江里的鱼虾吃掉,所以便将饭团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吃了就不再毁坏屈原的尸体。这种投江的饭团后来逐渐发展成了粽子,并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粽子在古代又叫角黍、筒粽。
“角黍”之名是因其形状有棱角,内包有糯米而得;“筒粽”之名则源于最初的粽子是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的制作方法。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粽子的品种已经非常丰富。从用料上看,粽子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纯米粽,也叫蜂蜜凉粽子;二是有馅的粽子,包有豆沙、枣泥、芝麻或火腿等;三是夹果粽子,一般以枣、粟、柿、银杏与糯米包夹而成。
从形状上看,有角粽、锥粽、秤锤粽、小脚粽、枕头粽、筒粽之分;从包叶上看,有棕叶粽、竹叶粽、苇叶粽、莲叶粽等。
雄黄酒与端午节
雄黄酒是我国大多数地区过端午节时必备的饮品。传统认为农历五月是災热李节的开始,各种毒虫开始活跃,各种传染病也开始流行,所以要喝雄黄酒驱邪避灾。
雄黄又名鸡冠,是一种矿物质,《本草纲目》中说它性味辛温,具有解毒杀虫、祛痰的功效,所以《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因为喝了雄黄酒而现岀原形的。
因此每到端午节时,成年人都要喝一杯雄黄酒,小孩子则在脑门、耳手心、脚心上涂一点雄黄酒,有些地区还把雄黄酒洒在床、帐、墙壁及厨房中。但现代医学证明,雄黄含有砷的成分,只能适用于环境消毒,不可多喝,否则将对人的肝脏有害
艾蒿和菖蒲
端午节悬挂、佩戴香草也是祛除疫气的一种方法,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在门首悬挂艾蒿或菖蒲。《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古诗中“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玊”,说的就是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手拿艾叶,头戴菖蒲,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王”字以辟邪防病。
艾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名医别录》里说:“艾叶味芳、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菖蒲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去寒热、除三尸九虫、通神提窍和杀菌等作用。人们在端午节前到野外采集菖蒲,悬在门上或拴在小孩的脖子上祛病辟邪有的地区还把菖蒲泡在酒中来喝,据说可以延年益寿。
香囊
我国北方农村在端午节时,还有让孩子佩戴虎形包、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的习俗,认为孩子在虎这种灵兽的护持下可以长命百岁,另外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里面装有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等中药香料,佩戴在胸前。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由来已久,《岁时广记》所说“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指的就是佩戴香囊。佩戴香囊有很多讲究:老年人的香囊一般做成梅花、菊花、桃子、荷花等既庄重又吉祥的形状青年人的香囊则做成象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小孩的香囊多做成老虎、豹子、猴子、公鸡等动物形状长寿线长寿线又称续命缕、延年缕、五彩缕等,名称虽然不一,但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长寿线多是用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或编成的细索,在端午节这天系在儿堇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认为可以驱恶免疾,保佑孩子长命百岁。这种风俗非常古老,东汉《风俗通》里就有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线系臂者,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心灵手巧的人还用长寿线编成各种工艺品佩戴,清代《燕京岁时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朱符
古时候,尤其是宋朝以后,有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都有道士沿门兜售一些物件,其中有以钟馗、财神、姜太公像以及聚宝盆、摇钱树等图案为内容的中堂画、辟五毒的符咒和盖有朱印的黄纸等。
这种盖有朱印的黄纸就叫“朱符”。所谓“朱印”,本指地方官的官印,道教认为,贴挂这样的朱符可以镇妖祛邪。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的变革,悬挂朱符这习俗在今天已经销声匿迹了。
蛤蟆锭
端午节的趣味风俗很多,捉蛤蟆制作蛤蟆锭就是其中的一项。全国很多地方的人们,在端午节这天早早起来,到河边、池塘边捕捉蛤蟆,捉到后向蛤蟆嘴里吹进一锭墨,再将蛤蟆带回家,悬挂在屋梁上,或其他背阴的地方,慢慢晾干,做成“蛤蟆锭”。
蛤蟆锭是一种具有消肿、清热解毒功效的外用药。如果得了腮腺炎或身上出了肿痈疙瘩,涂上一些硏成未的蛤蟆锭就会渐渐消炎祛肿。
有意思的是,到了端午节这天,蛤蟆就好像知道人们要捉拿它们似的,都纷纷躲了起来,就像七月初七早晨看不到喜鹊,说喜鹊去为牛郎和织女会面搭桥一样,于是人们便总结出蛤蟆躲端午”这句俗语。其实,蛤蟆躲藏起来是端午前后气候变化引起的,并不是要躲人。
端午诗话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吟咏端午佳节盛况的诗歌非常之多。唐代诗人张建封在吟咏龙舟竞渡的诗中,明快热烈地写道:“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两船竞渡夺标的紧张热烈气氛,顿时跃然纸上。
抗战初期,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正在武汉主持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端午节时在友人家写了这样一首七律:“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恶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前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这首诗则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同是端午佳节,不同的境遇决定了两首诗作不同的风格特征。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在我国被称为“七夕”,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有“中国情人节”之称。古时,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节日活动也以乞巧为主,所以也称为“女儿节”或“乞巧节”。
七夕来源于古人对星宿的崇拜,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故事,其实除此之外还包括对北斗七星的崇拜。北斗七星的第一颗叫做魁星,又称魁首。所以,在科举制度中,中状元叫做“大魁天下士”,读书人也因此把七夕叫做“魁星节”或“晒书节”。
鹊桥会
传说每到七夕,被王母娘娘隔在银河两岸的牛郎和织女就可以通过喜鹊架的桥见面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鹊桥会。这个传说非常古老宋代时就有这样的记载:“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
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喜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汉东就是银河之东,喜鹊的头秃了就是因为要为牛郎和织女搭桥。地上的人怎么知道天上的牛郎和织女是不是渡过银河了呢?据说如果在“七夕”看到银河白气腾腾,光跃五色,就表明织女正在渡河与牛郎相会。
民间认为看到这样的情景要立刻下拜,可以求巧、求福、求财、求子等,但只能求得样,不能兼得,谚语“织女渡河天门开,金银珠宝落下来”说的就是这个。鹊桥会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心灵和善良愿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才华。
乞巧
乞巧是七夕最主要的民俗活动,因此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乞巧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代就有记载。乞巧来源于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因为传说织女心灵手巧,所以人们就选择七夕这一天,在庭院中摆上香案望空礼拜,向渡银河与牛郎见面的织女乞巧。
民间还流传有《乞巧肷》:“年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天上织女姐,听俺唱支歌。俺给你送馍,你教俺学做活;俺给你送汤,你教俺扎鞋帮;俺给你送菜,你教俺学剪裁;俺送你净水,你教俺纳鞋底;俺给你送瓜,你教俺纺棉花;俺给你送醋,你教俺织布;俺给你送油,你教俺梳头。”七夕除乞巧外,还有乞子、乞福和乞爱情等,民谣有“乞手巧、乞容貌、乞心慧、乞婚配,乞姐妹亲骨肉,乞爹娘千百岁”的说法。
穿针乞巧
穿针是最早的乞巧方式,起源于汉代,流传于后世,历朝历代都有记载。《西京杂记》中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俞石为针。”《舆地志》中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
世谓之穿针楼。”《开元天宝遗事》中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长生殿》中杨贵妃与唐明皇月下盟誓就源于这个记载。
蜘蛛测巧
乞巧的结果如何,在古人看来是可以测到的。《荆楚岁时记》中便有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开元天宝遗事》也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东京梦华录》说:“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看网的有无、唐代要看网的稀密,宋代则要看网的圆正,后世多遵循唐俗。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穿针乞巧的变体,源于穿针而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风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锥、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中也说:“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代《日下旧闻考》中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诗话
七夕以其独特的浪漫气质,激发了古今诗人的诗情。崔颢写有《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这首诗说明远在唐代时,穿针乞巧就是一种很普遍的风俗。
众多的七夕诗作中,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堪称千古绝唱:“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深情地描写了牛郎和织女每年相会时百感交集的心态,尤其是最后两句,万分无奈中又蕴含着爱情的伟大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有情人。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中秋节。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解释,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所以叫做“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被称为“中秋”。
“中秋”词始见于《周礼》:“中春,昼击土鼓龠,豳诗以逆署;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可见中秋节历史之悠久。中秋之夜,秋高气爽,月圆如盘,月色如洗,圆圆的满月被看做是团圆的象征,因此我国传统上要在中秋节这天全家团圆,所以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中秋佳节正是月色美好、丹桂飘香的时候,所以民间广泛流传着观月、赏花、吃月饼的风俗。
现在,中秋节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人们可以在假日里尽情享受中秋的自然美景和团圆的人伦之爱了。祭月
传说中月神的名字有很多种,如月姑、太阴星君、月宫娘娘,还有嫦娥就是月神的说法。但无论是哪种说法,月神都是女性的,所以传说中月神大多主宰人间的婚姻。即便传说中的“月下老人”是男性,但也脱离不了与月亮的干系。
中秋祭拜月神的方式也有很多,一般都是遥向青空对月祭拜。祭月多由妇女主祭,因为根据传说月神属阴而男子属阳,所以我国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地方男子也拜月神。中秋祭月既包含了人们对月神的崇拜,也体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赏月
中秋时节恰值酷热难耐的夏李已经过去,寒气逼人的冬季尚未到来之时,天气凉爽,温度适中,同时也是一年辛苦劳作后庄稼已经收获的时节,因此人们感到无比的舒适、轻松和愉悦。
中秋之夜,“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皎洁的满月冉冉升起,晶莹夺目,清爽明澈,正是全家团团围坐赏月的大好时间。每到中秋节夜幕降临之时,千家万户都会在庭院里摆上供桌,桌上放满月饼、苹果、梨子、红枣、葡萄、柿子、花生、香蕉等食品供奉月神,然后便在柔和的月光下一边赏月一边分享供品,男女老少其乐独融虫。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归藏》一书,那时的记载还很简单,只说嫦娥偷吃了西王母的不死药奔往月宫做了月精。到汉朝时已经加入了神箭手后弈,《淮南子》上就说:“弈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此后历代都对嫦娥奔月的故事进行了进一步的美化、丰富和发展,虽各不相同,但各种版本的嫦娥奔月都说她是吃了不死之药后奔上月宫的,而且后来都非常后悔,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嫦娥》写的就是这种情感:“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玉兔吴刚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故事和嫦娥奔月起,构成了美丽的月宫神话。吴刚伐桂的故事起源于隋唐小说,传说吴刚是西河人,因学仙时犯了过错而被罚到月宫砍伐桂树,但月宫中的那棵烓树根本无法砍倒,因为这棵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就只能一直砍下去。玉兔则是在月宫中陪伴嫦娥的可爱小兔,据说总是在桂树下捣药,和吴刚伐桂一样,总有捣不完的药。至今,每当八月十五明月当空时,人们还能隐隐约约地看到吴刚砍树和玉兔捣药的影子。其实,那些承载了人类美好幻想的影子月球上山脉和沟壑的影子罢了。
桂树
月宫中的桂树只是人们的美好幻想,真正的桂树只在人间才有。桂树是一种常绿乔木,最能达两丈余,叶革质、对生,呈带尖椭圆形,每到中秋发花两次,花朵虽小但清香浓郁,故俗称“九里香”。
桂花还可入药或制作糕点,是天然健康的香味剂。桂树品种繁多,按照花色来分,有银桂、金桂、丹桂等;按花期来分,有月桂四季桂等。我国素有中秋赏桂之风:杭州灵隐寺有大片桂树,白居易、苏东坡都曾在这里赏桂吟诗;四川新都有桂湖,湖畔桂树达二百余株,绵延数里,历来是赏桂的好去处;广西桂林的八月,更是桂香滋远,清新宜人,着实令人流连忘返。
月饼
月饼是盛行于我国各地的中秋食品,因形如满月,又在中秋食用,故称月饼。月饼历史悠久,古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本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用的供品,后以此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早在殷周时代,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商朝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月饼最早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从西域引进芝麻、胡桃等物,为月饼增添了新的馅料,故名为“胡饼”。
据说到了唐代,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雅,杨贵妃遂命名为“月饼”,这便是月饼一名的由来。北宋皇家在中秋节时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其实就是月饼。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之俗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此后月饼便成为广受人们青睐的中秋佳节必备食品。
月饼与李靖
民间传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代。话说唐初年,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突厥经常兴兵南下,骚扰唐的边境地区,闹得边疆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于是,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靖带兵出征突厥,战事顺利,当年八月十五便班师凯旋。全国人民庆祝大捷,举国狂欢,驻京城长安的吐蕃使者也献胡饼向太宗祝贺。
唐太宗对月感慨,高兴地说:“应将胡饼邀明月。”并将胡饼分与文武百官共食。从此,每逢八月十五,全国上下都要吃胡饼庆祝胜利,而且称这种胡饼为月饼”,渐渐地形成了一种习俗。
月饼与刘基
月饼的起源还有一种传说,和鼎鼎大名的刘伯温有关。话说元朝未年,统治中国的蒙古贵族荒淫残暴,各地人民纷纷起乂抗元。朱元璋想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共同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非常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到饼子里面,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这个办法果然躲过了官军的盘查,八月十五那天,各路乂军一同起乂,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开来。没过多久,大将徐达就攻克了元朝的都城大都,其时正值中秋佳节,朱元璋便传下口谕,让全体将土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的饼子作为节庆糕点赏赐群臣,这种“饼子”就是后世月饼的雏形。
中秋观潮
中秋观潮是南方地区盛行的习俗,而观潮之处又以钱塘江为最佳。钱塘江口横亘着一条巨大的沙坎,潮水涌入时受到沙坎阻挡,速度减慢而后面的潮水又迅速涌上来,后浪推前浪,潮头也就越来越高。而且,夏秋李节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致相同,这就更加助长了潮水的声势。
中秋钱塘江观潮从唐宋开始就非常盛行观潮的最佳地点在海宁县境内,这里建有观海台、观潮亭和镇海塔等建筑。这里的江面只有两千米宽,潮势最盛,潮头并列一线,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称。海潮涨入江口之后,因南北岸势不同,渐成两段,南段速度快,北段速度慢,当南段荡回与北段汇合时,潮头相撞,声如山崩地裂,异常壮观。
中秋求子
在我国很多地区,认为中秋之日是求子的最佳时机。人们把葫芦挂在床上,作为求子的象征,因为葫芦多籽,“籽”与“子”谐音。在南方的不少地区,都有“摸秋求子”的风俗,俗称“偷瓜求子”、“摸秋”。江苏等地的一些地方,求子的妇女要在中秋之夜偷人家的南瓜,因为南”与“男”谐音,被认为是“宜男之兆”。
于是那种求子方法,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希望子孙满堂、合家团圆的美好愿望。中秋求子作为一种民俗,也为中秋节增加了一道风景。
兔儿爷
兔儿爷也叫“彩兔”,是一种泥塑玩偶,中秋节用来祭拜月亮。兔儿爷是老北京的传统民俗工艺品,兔儿爷摊子是北京中秋节的一景,从八月初开摆,一直到八月十五中秋节。
兔儿爷的产生源于兔子居月宫的神话,兔儿爷一般为人形兔脸长耳,制作简单的只是捣药的小白兔,复杂些的则要戴金盔、披战袍,左手托个小小的臼,右手拿个小小的杵,背上还要插着纸伞或小旗。兔儿爷的坐骑有狮子、老虎、梅花鹿和骆驼等,也有坐在莲花宝座上的,做工精致,生动逼真。
兔儿爷大者一米左右,小者十五厘米左右,种类很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兔儿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中秋玩偶,更成为一种广受大家喜爱的精美的室内装饰品和旅游纪念品中秋诗话中秋佳节是合家团圆的喜庆节日,人们饮酒赏月其乐融融。但美丽的月光也照耀着许多离家之人,圆圆的月亮只能勾起他们对家乡的怀念。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无一不是充满着游子之思和怀乡之情。岳飞的“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则描绘了一个爱国将领戎马生涯的温柔侧面。“今夕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的不仅仅是诗人的思乡之情,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心声。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那首《水调歌头》可以说是中秋诗词中的绝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来自《易经》,因为按照《易经》的说法,“九”是阳数,“九月初九”就是两阳重叠,所以称“重阳”。
重阳节历史悠久,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到了汉朝,重阳节逐渐盛行,每年九月初九,都在皇宫举行庆典,文武百官都要吃蓬饵、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健康长寿。
三国时,曹丕曾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点出了“重阳”的由来。又因为“九”在所有数字中最大,而且和“久”谐音,所以重阳又寓有长寿的意思,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重阳节时,我国多数地区都是秋风送爽、金菊怒放的好天气,所以全国各地都有登高望远、赏菊饮酒尊老敬老的节日活动。
登高望远
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自古就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在那首妇孺皆知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就曾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直到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盛行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
农历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又是庄稼丰收之时,橙黄橘绿、粟开榴绽、丹桂飘风香、金菊争艳。古人便趁着农闲到山里采摘野果、药材和其他有用的山野植物,俗称“小秋收”。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原本纯粹的劳动慢慢演变成一种节日风俗,人们在重阳节这天郊游登山、饮酒赏菊,和家人一起在秋日里享受美好的节日时光。
赏菊花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早在《礼记》上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相传,在8世纪初期的唐代,菊花从中国东渡日本,日本人把它视为高贵的“皇室专用花”;12世纪,菊花渡过英伦海峡,传入英国;17世纪传遍欧洲后,于19世纪又传到美洲。
重阳赏菊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习俗,《东京楚华录》中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日万龄令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菊花婀娜多姿、香气纯正,不仅可以观赏,还能够入药,重阳节喝菊花酒在我国也非常流行。
此外,人们喜爱菊花,不仅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有不畏严寒、不屈风霜的刚强气质。
插茱萸
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又一重要风俗。茱萸雅号“辟邪翁”,又称“越椒”或“艾子”,因出产于吴地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
茱萸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可以长到一丈多高,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可治霍乱,根还可以杀虫,因此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重阳佩戴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已非常盛行有插在头上的、佩带在手臂上的,也有做成“茱萸囊”随身佩戴的。
宋代时,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形状相赠佩带的习俗。但宋元之后,佩戴茱萸的习俗就逐渐稀少了,菊花慢慢成为重阳节的主角。
重阳糕
重阳节的饮食中,除了茱萸酒、菊花酒之外,最有名的就是重阳糕了。据《西京杂记》的记载,我国汉代时就已经有了重阳节吃“蓬饵的习俗,这就是最早的重阳糕。到宋代时,重阳吃糕之风大盛,因为“糕”与“高”谐音,有“节节高”、“年年高”之意,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古诗有云:“蒸出枣糕满店香,依然风雨古重阴。织工一饮登高酒,篝火鸣机夜作忙。
其实,“重阳糕”只是个笼统的称呼,各地自有各地的做法,糙花糕、细花糕、金钱花糕等,各不相同,凡是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统称为重阳糕。最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状似宝塔,上面还要做两只小羊,以喻“重阳”之义。有的还在上面插一面小红纸旗,用来代替茱萸。更有甚者还要点上蜡烛,以“点灯”、“吃糕”表达“登高”之意。
重阳诗话
“九九重阳重九诗,九九条朋诗酒会”,每逢重阳佳节,亲朋好友三五成群,身佩茱萸、携带美酒,登山远眺、饮酒赋诗,饱览金秋美景。
历代诗人以重阳为题的名篇佳作甚多。陶渊明曾写道:“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心,重阳一同来。”诗人与菊花俨然知心好友。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丝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无奈与豪情并显。唐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菊花》则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沖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豪迈与自信跃然纸上。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也堪称咏菊寄怀的不朽佳句。
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时也是北方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冬节“亚岁”。冬至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准确地测定出了冬至的时间,并对冬至有了非常科学的解释:“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我国古代对冬至非常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汉书》中就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渐长,阳气回升,是个节气循环的开始,所以应该庆贺。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俗
羊肉饺子与张仲景
我国北方许多地方都有在冬至吃羊肉饺子的习俗,相传这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著名医学家,河南南阳人,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
张仲景曾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他的人生就是这样。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因政治腐败,毅然辞官回乡行医。一年冬天,他发现乡亲们由于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于是就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并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施舍“祛寒娇耳汤”,用以医治乡亲们的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和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乡亲们。乡亲们吃了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也都被治好了。于是,后人就学着张仲景的做法,冬至的时候吃羊肉饺子预防冻疮。至今,张仲景的家乡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九九歌
过了冬至,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大约从南北朝起,我国就有“数九”的说法。
“数九”就是把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分成九个时段;“九九歌”就是人们按照“数九”总结出的气候变化歌谣,各地都有根据自己气候总结出的“九九歌”。
北京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水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陕西的九九歌是:“头九温,二九暖,三九四九冻破脸,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过河洗手,九九归九,耕牛遍地走。”
湖南的九九歌是:“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九九消寒图
除九九歌外,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的风俗。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作品,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画,共八十一画。
从冬至开始,每天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就填好一个字,直到九九春回大地后,一幅九九消寒图就大功告成了。每天填充所用的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睛为红、阴为蓝、雨为绿、风为黄、雪为白。此外,也有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称做“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每天根据天气填充朵。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聆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则对“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又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都能在消磨时日、娱乐身的同时,简单地记录气象变化,以此大致推测出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状况。
冬至诗话
冬至现在虽然过得并不隆重,但在古代却是个重要的节日,所以历史上关于冬至的诗歌也有很多。诗圣杜甫就有《小至》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白居易也写有《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寒冷的天气和离家的愁思相交织,令人感慨。
腊八
顾名思义,“腊八”就是腊月初八的节日“腊”有三个含义:第一,“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第二,“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以祭祀祖先、神鬼;第三,“腊者,逐疫迎春”,就是祛除疫病、迎接春夭。
腊八是一个“复合型”的节日,有两个基本来源:一是古代在腊月举行的祭祀,二是佛教中佛祖得道的日子。作为腊月的祭祀,腊八的历史非常久远,上古三代时就很盛行。作为佛教节日的腊八起源较晚,因为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代,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兴盛,作为佛教节日的腊八逐渐压倒了传统的腊祭,成了腊八节的主流。
腊祭
腊八虽然源自远古的腊祭,但腊祭的日子原先却并不是腊月初八。春耕夏作、秋收冬藏,农业文明中的人们只有在冬季才能休息,所以我国的先民们就在十二月举行祭祀,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佑护。这种祭祀在夏代称为“嘉平”,在商代称为“清祀”,在周代称为“大蜡”
“蜡”与“腊”相通,所以十二月就被称为腊月,腊祭这一天则被称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说文解字》中记载:“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时还没有变化。但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盛行,从南北朝开始这个腊月的节日就固定在初八了。
腊八与佛祖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后,原本的腊月祭祀就逐渐染上佛教的色彩,并最终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节日。相传,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深受生、老、病、死等痛苦的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便舍弃王位、拋弃妻子,到深山里去修行。他在山中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一度想要放弃苦修,此时恰遇一位牧羊女,送他乳糜食用,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这一天遂称为“佛成道节”。
中国信徒出于对佛教的虔诚,就把这个“佛成道节”与固有的腊日祭祀融合,形成了后世的腊八节,并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来纪念。
腊八粥
吃腊八粥的习俗由来已久,北京儿歌中唱道:“老婆儿老婆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里里拉拉二十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等。《武林旧事》中说“用胡桃、松子、乳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红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这样的腊八粥,当然是色味俱佳。
腊八粥用料各地不同,近年来,有的地方增加了粘秫米、珍珠米等,也有的放百合、白果、莲子、绿豆、龙眼肉等,再配上蜜饯果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的功能。
腊八粥与佛教
据说腊八粥本是一种佛教食品,源于佛祖苦修时牧羊女所赠的“乳糜”。相传当年释迦牟尼入山修行,独自在山中静坐六年,每日仅食一麻米,后得牧羊女所赠之“乳糜”,食用后于菩提树下得道。后世信徒便效仿这个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腊八粥不仅用于供佛,还被分赠给门徒和善男信女,慢慢在民间流传开来。日时寺院在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孟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也把腊八粥称做“佛粥。据说杭州名剎天宁寺内建有“栈饭楼”,专门储藏寺内每天的剩饭,这些剩饭被晒干后积攒起来,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据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腊八粥与朱元璋
关于腊八粥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相传当年朱元璋曾落难受牢狱之苦,当时正值数九寒冬,又冷又饿的朱元璋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掏牢房里的老鼠洞,不料竟然刨出红豆、大米、红枣、莲子、栗子等七八种食品。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一锅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自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当上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里的那些日子,他就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并把自己那天吃的东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皇家腊八粥
清代皇室笃信藏传佛教,雍正皇帝就曾施舍自己的雍亲王府,建造了喇嘛庙雍和宫。雍和宫因其特殊的皇家寺庙地位,在腊八节时所熬制的腊八粥也被称为“皇家腊八粥”。
雍和宫内有口直径为两米、深一点五米的古铜大锅,重约四吨,专门用于熬制腊八粥。每年腊月初一起,皇宫总管内务府就派司员把粥料和干柴运到雍和宫。粥料品种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五谷杂粮、干果、红枣、桂圆、栗子、花生、菱角、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金糕、青红丝等,到初五晚方能准备就绪。初六皇帝派大臣会同内务府总管大臣,率领三品以上官员及民夫到庙里称粮、运柴。初七清晨,皇帝派来的监粥大臣下令生火,并一直监视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为止。
据史料记载,每锅粥用小米十二石,杂粮、干果各一百斤,干柴一万斤,共熬六锅:第一锅供佛,第二锅献给皇帝及宫廷,第三锅给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锅给文武官员和各省的封疆大吏,第五锅分给雍和宫的众喇嘛,第六锅作为普通施舍。
腊八诗话
日时腊八是一个热闹的节日,文人墨客的歌咏也非常之多。杜甫有《腊日》写道:“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饮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节庆畅饮之时仍不忘君恩。陆游有诗《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清新中蕴含着温暖的人情。道光皇帝曾作《腊八粥》一诗:“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时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朝
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据说,唐代以前藏族以麦熟为新年,后来由于文成公主入藏,中原文化随之传入,使西藏改变了以麦熟为新年的习惯,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藏历新年。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了像汉族人民一样购买年货外,家家户户还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并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做成的彩花。除此之外,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让它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两寸长的青苗。然后把“切玛”和麦苗一起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临近节日时,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们则精心制作“卡赛”,卡赛是一种酥油炸成的面食,有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库尔班节、尔德节等,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共同节日,新彊地区的穆斯林尤为重视。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做“尔德·古尔邦”,也称“尔德·艾祖哈”。
“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献牲”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译为“宰牲节”,即宰牲献祭的节日。我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
古尔邦节的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制作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熏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帐、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要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开斋节
开斋节又叫“肉孜节”德”、“回族年”等,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回族尤为重视。“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费土尔”的意译,“肉孜”则是波斯语“斋戒”的意思。开斋节在各地的称谓虽不相同,但实际上就是斋月后一次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庆祝,对于回族来讲,就相当于汉族过的春节。开斋节前夕,无论身处何地的回族穆斯林,都要提前赶回家中准备过节。
开斋节一共三天,第一天的早上要到清真寺做会礼,之后由阿訇带领游祖坟,并念《古兰经》追悼亡人。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炸馓子、油香、课课、花花等传统点宰鸡、兔、羊等做肉食,还要做凉粉、烩菜等食品。除了一般的相互拜节外,已婚和未婚的女婿还要带上礼品给岳父母拜节。
拜节的时间要早,回族俗话说“初一、初二拜节,初三、初四拜鳖”,可见如果拜节迟了是件非常无礼的事。
除此之外,各地回族群众还有一些特色活动:辽宁鞍山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喜欢耍狮子、踩高跷;河北沧州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喜欢在节日里唱花儿、摔跤、扳手腕、拔腰等。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游戏”的意,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是蒙古草原上一年度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历史悠久,据《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的初期。那时,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他为了检阅军队、维护和分配草场,便在每年的七八月间举行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以示团结友谊并祈庆丰收。
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中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结合在一起,成为固定的形式,这就是茡古族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的原因。过去的那达慕大会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诵佛、祈求神灵消灾消难。现在的那达慕大会以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为主,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活动。节日期间的夜晩,草原上会飘起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的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在傣历六月底开始,为期三到五天:第一天叫做“腕多桑利”,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做“腕叭腕玛’,意为新年;中间一天叫做“腕脑”,意为“空日”。
节日的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第二天泼水第三天“丢包”。第一天的划龙舟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举行,而“高升”则是孔明灯,相传是纪念当年安抚西南的蜀国丞相诸葛亮。
第二天的泼水是节日的高潮。刚开始时,人们还彬彬有礼地说着祝福的话,用竹叶、树枝蘸盆里的水互相洒。但过不了多久,人们就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虽然全身湿透,但都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第三天的“丢包”最为浪漫,是傣族未婚青年的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丟包时,男女青年在草坪上各站一排,先由姑娘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以此交流感情。当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后,双方就悄悄退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谈情说爱。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哈尼、基诺、拉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东方狂欢节”之称。不同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并不相同,但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选美等。
节日庆祝共有三天:第一天祭火,第二天传火,第三天送火。祭火这天,人人都要身穿盛装,村村寨寨都要宰牛杀羊摆宴席。等到夜幕降临时,人们会在老人门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用击石的传统方式点燃圣火,由祭司“毕摩”诵经祭火。
祭祀之后,人们都要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间地头。传火这天,人们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种传统活动:小伙子们赛马、摔跤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身穿美丽的衣裳,撑着伞,唱“朵洛荷”、跳达体舞。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彝族的选美,年长的老者要以传说中阿体拉巴的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的善良聪慧、美丽大方为标准,从小伙子和姑娘中选出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送火这天,当夜幕降临时,人人都要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聚在篝火四周尽情歌唱、跳舞,场面极其壮观,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
女儿会
农历七月十二的“女儿会”是土家族一年度的盛大节日,也是土家族在华夏大地上独显女性文化特征的一朵艺术奇葩。“女儿会”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民族传统节日,同时也是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被誉为“东方情人节”。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种恋爱方式,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
每到“女儿会”的早上,土家姑娘们就会起得格外早,她们精心梳妆打扮,把最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里长外短,让一层层镶边衣服翻成笋壳状,寓意“节节高”。衣服的布料通常是土家姑娘自己用老式的织布机亲手纺织出来的土布,然后一针一线缝制成精美的衣服,为的是在“女儿会”上让小伙子们赞赏自己的心灵手巧。她们还要佩戴最好、最珍贵的首饰,穿上轻巧的绣花鞋,所有的心愿就是在集会上选一个如意郎君。
“女儿会”的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体现了土家族强烈的女性意识。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能让人感受到远古巴人真善美的脉搏和灵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