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这些误区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1#
重庆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

在年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问世以来,结束了致病细菌无法战胜的局面,挽救了无数生命。随着抗微生物药物在医疗、环境治理、畜牧水产养殖等领域的滥用,抗微生物药物对微生物杀灭或抑制的效果明显减弱甚至失效的问题已逐渐凸显。年,有万人的死亡直接归因于细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对全球的公共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为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提高广大群众对抗菌药物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月18-24日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今年的主题为“齐心协力,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健康小科普-

抗微生物药物是预防、控制和治疗人类、动物和植物传染病的药剂,但其效果越来越差。

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对抗微生物药物不再有反应时,就会出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由于药物耐药性,抗生素和其他抗微生物药物不再有效,感染无法治疗,增加了疾病传播、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此时此地就有。这是当今全球卫生、食品安全和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在人类、动物和植物中滥用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现象使得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在全球加速形成并广为传播。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挑战复杂而多面,但并非无法解决。采用“同一健康”方针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可以帮助拯救成千上万的生命,为后代保留抗微生物药物,防止未来出现耐药的病原体。

常见误区

误区1

抗微生物药=抗菌药物=抗生素=消炎药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动物和植物感染的药物。炎症反应不仅包括感染炎症,还包括跌打损伤、过敏性疾病等不是微生物引起炎症,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是无效的,甚至对身体有害。抗微生物药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通常把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也称为消炎药,因此抗菌药物并不等于消炎药。

误区2

广谱抗微生物药物优于窄谱抗微生物药物

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使用广谱抗微生物药物,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微生物药物。

误区3

新的抗微生物药物比老的好,贵的抗微生物药物比便宜的好

每种抗微生物药物优势劣势各不相同,要因病、因人选择。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误区4

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联合用药反而降低疗效,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发生耐药性。能用一种抗微生物药物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5

感冒发烧就用抗菌药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菌药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抗菌药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无效。

误区6

频繁更换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菌药物的疗效暂时不好,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等可影响抗菌药的疗效因素。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误区7

一旦有效就停药

抗微生物药物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病情可能反复。症状复发再次用药,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误区8

成人用药儿童使用减量就行

儿童是医疗服务中的特殊体,对他们的用药不仅仅是按体重、减少剂量那么简单,而应该把他们看作特殊的治疗对象,与成人有很多方面的差异,有些药物儿童禁用的。不当用药或用药过量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注重个人卫生,加强锻炼,从源头上减少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在动物、食品、农业等方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