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麦地随笔终再见是为了能再见 [复制链接]

1#

“整个一年对我来说就像一场梦。

我不知道未来我会不会永远把我的讲台站下去。

这个过程有幸福,

正因为偶然经历了这种幸福;

我们才意识到幸福不是物质的堆积、欲望的盈溢;

幸福也可能是一个生命渐渐地影响着另一个生命;

这个过程也有痛苦,

正因为刻意经历这种痛苦;

,我们才能从这个生活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

至少是发现一部分,

才能最终认识到(如果顺利的话)

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

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1°慢的力量

在这里,慢慢的花开;慢慢的日落;还有慢慢的思考着的孩子们的脑袋。

小屁孩们关于离别的思绪来得很慢。

一直到礼拜四才渐渐显露。

而这种显露本来应该在礼拜五才到来的,

被我硬生生的提前了。

第三节课让他们自己看卷子的错题,

一个个发呆的发呆、聊天的聊天,

一点也没有要考试的样子。

我说,那我们聊聊吧。

话准备了很多,但是到嘴边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那我们聊些什么呢?”我问他们。

他们也好像在规避掉一些敏感的话题,

问我:中午要不要冲食堂?怎么冲?

我还是想对他们说一些。

我说:你们四年级一定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

不是每个老师都愿意一个问题给你来回讲个七八遍的。

我说:你们跟县里的孩子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所以你们一定要多读课外书,增长见识。

我说: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

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当然它可以带来很多钱;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你能够透过书本去看这个世界;

我说:明年等我有钱了,我还会再给你们买书的;

我说:李健,四年级不能再逃学了;

我说:我从来没有因为你们的成绩真正地生气过,

每次生气都是因为你们不乖、不听话而已,

你们想一想,是不是?

我说:不管你们四年级是哪个老师带,我都认识的,

所以你们要是不乖,我还是可以一通电话打过来的。

没有什么思路和逻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下课的时候,后面有人说:老师!有人哭了。

出去排队的时候,女生一个个都在擦眼泪;

我鼻子一酸,他们刚才看起来很平静的样子,

咋一下子绷不住了?

而且哭这个东西感染力很强,哭一个,惹一群;

所有女生都呜呀呀的;我也哭笑不得,使劲缩鼻子。

我心里想着:

晚上还是不煽情了,怕影响他们考试的情绪。

同时,我估摸着自己也没能力上好这最后一课。

在这里思绪和情绪都上升的很慢,

一直到真正要离开的时候,才渐渐地感受到。

周五最后考完试,我把自己的东西给孩子们分掉,

尽量没有说什么话。

合了个影,轻轻地告别。

在路上的时候,遇到的学生不管认不认识,

都轻轻地挥挥手,说了句再见,未来请加油。

上车前,祝福在等他哥,站在旁边。我们逗他:

“祝福,你为什么不哭?”结果他说:

“我心里很难受的!但是到了眼睛里就出不来rua。”

2°孩子,谢谢你

这世界好糟糕哦,有蛇、有车祸、有分别;可是这个世界也很美好呀,有彩虹、有春天、有再见。

周一校长开完会,说了临别赠言之后,思绪万千。

在床上呆呆地躺到两点没有入眠。

第二天一下子睡过了早读,

睡到了吃早点的歌声响起才惊醒。

战战兢兢地来到教室,看到李得生还假装淡定地问他:

“早点吃过了吗?”

他们说:吃完啦。

就算没有老师在,你们也能按部就班地自己学习了。

在该到的时间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你们确实长大了很多。

殊不知一年前,

你们还是天天一清早就来敲我门说这疼那疼的小屁孩。

孩子,谢谢你;

虽然这些话当年我不会说,

但是我在你们身上学到了太多。

当李成娣脚摔伤,祝天芬二话不说把她背到食堂的时候;

当罗金胜在黑暗的厕所里因为胆子太小被吓哭,自从方和周德华打了一架的时候;

当高先秀胃疼到吃不下东西,但是说自己不用去卫生所,还可以再忍一忍的时候;

当李锋头疼到掉眼泪,说不要给他爸爸打电话,他自己去寝室躺一会就好的时候;

当李海艳说,老师我来帮你洗碗的时候;

当李得生得了腮腺炎在寝室里哭,说爸爸让他呆在学校,只有很疼才能回家的时候;

当李新慧发完烧一个晚自习没来,第二天一早来学校就问我要了作业,补完再去吃早饭的时候;

在每一个可能的瞬间,

我都被你们某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吸引着,

这是我成长环境中没有的。

一种自我燃烧的善良和懂事,当中也透露着一股子坚韧。

所以,孩子,谢谢你;

让我能够看到这些品质,是成年人身上都少有的。

你们坚强、独立;正直、宽容;

你们不会因为别人的不同而嘲笑和讥讽,

相反,你们会照顾他们;跟他们做朋友;

就像你们对罗金胜、王庆荣和李开顺那样。

谢谢你们,让我看到这个世界还有这种纯粹的天真和善良。

3°孩子,对不起

祝愿你们在深邃的黑夜里依然能发出光呀。

孩子,我还要跟你说过对不起;

从小我没有受到过鼓励教育,

所以我也不知道怎么鼓励你们;

我只知道你们可以变得更好;

但是这个“更”是没有尽头的事情;

但是追求“更”的过程把我和你们弄得很疲惫。

我很少时候在你们面前说过:你们真的已经很棒了。

我太多时候在你们面前说:你们本来可以更好。

这一年走到了现在,才意识到:

也许分数是最不重要的一个东西了。

孩子,对不起;

没能把更多地故事讲给你们听;

没能把好多好听的音乐分享给你们;

还有好多地方没带你们去看看;

你们的家我也没能去访一访。

你们之间总是有模棱两可的小争吵,

我也往往不耐烦的各打五十大板;

在辅导作业上,我也没有上学期有耐心,

生气起来,还会拿起棍子打打手心。

孩子,对不起;

我也是第一次当老师;

不知道怎么教育你们能够不保护你们的品性,

但又帮助你们成长;

不知道怎样才能提高你们的成绩,

但又不让你们厌学;

不知道怎样才能缓解你们的病痛,

但又可以告诉你们:孩子,你其实不用这么坚强的。

一年到头了,现在躺在床上回想起来;

貌似带来了什么,貌似又什么也没改变;

你们还是沿着自己的生命轨迹默默地旋转着,

朝来夕往,日复一日的。

孩子,对不起。

我依然把分数看得太重,把“人”看得太轻了。

可能是因为我觉得在“人”的层面上,我不如你们。

我依然把考试看得太重,把知识看得太轻了。

知识不是用来考试的,是用来认识世界的;

但是我们都是应试教育的商品,我只能无奈地复制你们。

希望你们能够读很多书,知道很多的事情;

这样学习才不会这么累。

4°考完试之后

孩子啊,虽然老是骂你们,但我真的没讨厌过你们中的任何人。

飞机到上海的时候,蕊哥先打开的手机,

说一句:成绩出来了。

吓得我赶紧打开了手机。

看到了董老师发的图片,均分在65.66分,脑袋嗡的一下。

因为这比我预估的低了一些。

一般的卷子90+至少有10个,

这次只有4个,而且没有高分。

心里是失望的。

虽然卷子难度是有的,

考试前跟你们提醒的一些题型都没考到。

前几年都涉及到的题型一道没有,

压轴题考了一道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复习的时候我也自动地略过,认为不会考到这个程度。

看到卷子的那刻,我知道对你们来说估计会很难。

但是我预估的均分是70分,

因为今年做再难的卷子你们均分也保持在这个水平。

看到分数的时候,心里难免有落差。

但我知道自己尽力了,你们也尽力了。

这个结果我也能告诉自己,接受吧。

相反蕊哥的二年级出了4个,

90分以上的人数也破天荒,

为她感到高兴。

晚上和雅萍通了电话,说了一下大概的情况。

也互相告慰着,什么结果都应该能接受了。

他们的语文进步了不少,

但是和下面的学校差距仍然不小。

数学虽然摆脱了倒数第一,

但是我依然郁闷了一晚上才释怀。

但是,那一刻,才感觉一切才真的结束了。

离开景东的那一天早上,老赵和谢老师送我们上车。

看着这个熟悉的小城倒退;

看着这些山群倒退;

看着一幕幕回忆也在倒退。

说不上来的感觉。

但也没有真的很难过。

成绩好的,我们在上海游学见;

成绩不好的,我们在麦地再相见。

总之,一定能再见的。

5°所谓“家”

孩子们,一定要平安、健康啊!“你什么时候回家呀?”“你说回哪个,麦地还是上海?”

写在最后

最后了。

要回到自己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了。

这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