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新教育家园携手共筑健康高新三幼家 [复制链接]

1#

春季幼儿传染病

预防讲座

家园携手共筑健康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消化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为进一步做好我园传染病管理工作,增长家长保健知识,4月27日下午医院儿科主任杨*老师为家长做了“春季儿童传染病防治"的健康讲座。

家长进行手部消*后签到进入幼儿园

杨主任就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做了讲解,并就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治管理流程进行了简明阐述。

家长们全神贯注,认真听杨主任的讲解。

家长们积极地向杨主任提出问题,杨主任也一一解答。

通过此次讲座,使家长对幼儿园常见传染病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了预防工作是有效的阻断传染病流行与传播的重要手段。今后,我园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继续加大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力度,家园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茁长成长!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小知识

一、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所引起。二、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三、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症状?1、流行性思腺炎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着肿大;2、腮腺肿胀是流行性思腺炎最显着的症状,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3、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疼痛更剧烈。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4、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尔水肿可出现于胸骨前),因而使面貌变形。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四、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1、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目前有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3、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诺如病*防治小知识

一、概述诺如病*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属病*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幼儿园、孤老院及*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二、传播途径诺如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1、食用诺如病*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污染的饮料;2、接触诺如病*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3、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污染,因为病*很小,而且摄入不到个病*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细小飞沫传播。三、预防措施预防诺如病*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被污染衣物应该用肥皂水彻底清洗。2、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1)、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街边小店的零食,如:烧烤、串串香、凉面等,发霉、变质、过期的食物、苍蝇叮爬的食物都不能吃;(2)、不带零食到学校;(3)、饭前、便后要把双手洗干净;(4)、所有食物应彻底煮熟才食用。(生吃瓜果要洗烫、削皮,不吃生的或半生熟的食物,禁止生吃贝类等水产品);(5)、餐具要经常消*,不与别人共用餐具,提倡使用“公筷”。3、注意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与别人共用水杯。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发、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5、提高身体素质。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6、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