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知识大家一起学起来
流行性腮腺炎,亦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往往出现2个流行高峰,其中4-7月为第一个发病高峰,10月-次年1月为次高峰。常在幼儿园及小学流行,极易造成传染,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应注意防控。
01
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症状?
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发热、咽痛、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
02
流行性腮腺炎为何总在校园出现?
1.传播途径易实现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唾液污染的衣服、玩具或公共用具间接传染,免疫力普遍低下的儿童最容易遭受侵袭。学校是人口聚集的场所,一旦出现流行性腮腺炎者,不及时做好防控措施,很容易出现流腮聚集性病例。
2.传染期长
早期的患者及隐形患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2周内,可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此时患者具有高度传染性。
3.潜伏期长
易感者一般在接触患者后2-3周内发病,平均18天,因此在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天就开始排出病*,容易造成忽视。
03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2.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不与腮腺炎儿童接触。
3.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