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打麻腮风疫苗前,家长需要收藏这些知识 [复制链接]

1#
麻腮风疫苗,许多宝妈称其为“苗王”。各种妈妈论坛、育儿热帖里,家长们在讨论麻腮风疫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可谓是谈麻色变。其实,麻腮风疫苗没有那么可怕,反而是儿童预防接种历程中很重要的一种疫苗。麻腮风疫苗全称为麻腮风联合减*活疫苗,是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3种疾病的联合疫苗。从年6月1日起,8月龄宝宝即可免费接种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共有两剂,第一针在8月龄接种,第二针则是在1岁半(即18月龄)接种。众所周知,麻疹、风疹、腮腺炎是传染病界的巨头,感染率高,传播性强。麻腮风疫苗能够同时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三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联合疫苗,有着“三苗合一”的高效,真的是当之无愧的“苗王”!而且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都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儿童是高发人群,一旦发生群体性暴发或流行,后果非常严重!为了防止传染病传播,我国将麻腮风疫苗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程序,麻腮风疫苗是免费的,而且是必须要接种的疫苗。不管是什么疫苗,接种后都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像是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常发生在24小时内,3天内逐渐消失),家长不必过分担心。麻腮风疫苗之所以让家长谈之色变,主要就是在接种后7-14天里,依然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包括: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是接种部位的红肿、疼痛、压痛,多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不过比较轻,持续2~3天消失。发热:5~15%的接种者出现,接种疫苗后7-12天出现,体温或高于39℃(罕见),可能会持续1-2天。皮疹:接种后7-10天出现,多因疫苗中的麻疹成分导致,可持续2天左右,没有传染性表现和麻疹差不多,是弥漫性的满丘疹,出疹期间,孩子没有什么不适。另外,如果接种疫苗6天(尤其2-3天)内就出现皮疹,多为感染其他病原导致。淋巴结肿大:在5%的儿童中会出现这个表现,病*进入人体后,淋巴结作为免疫器官,会做出反应,多发生在颈部等部位,大家发现后,不要害怕。腮腺炎:研究发现,2%的儿童会出现这个表现。接种后1-4周,会出现面颊和颈部的腺体肿大现象,看起来脸和脖子肿胀。不过这没有传染性,一般2天左右可自行恢复。关节疼痛:这是风疹的不良反应,在接种的1~3周出现,0.5%的儿童会出现,常见于手掌和指关节等部位,或持续1-3天,可自行恢复。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多出现在第一针,第二针后则比较少见,如果第二针后出现,那可能和第一针产生的保护力低有关。为啥第二针少见呢?考虑是因为大多数(约90%)可能已经受到第一剂麻疹的完全保护,会产生抗体,从而导致疫苗病*进入后,会被中和导致的。因此,理论上假设,除过敏反应外,第二针的其他不良反应都应该降低。年最新的研究发现,在接种疫苗后的1-2周,热性惊厥发生率是未接种该疫苗儿童的3.2倍(95%CI:2.9-3.5),估计在接种疫苗的孩子中,每-名,会出现1例热性惊厥病例。这个看起来很吓人,但是咱们要知道正常健康孩子中,2-4%会发生热性惊厥,基于疫苗的好处,还是要接种的。同时研究也发现,疫苗相关的热性惊厥,不会导致癫痫或者神经系统发育障碍风险增加,但是热性惊厥的复发率,比非疫苗相关的热性惊厥患儿要高些,大约是1.2倍。与接种其他疫苗后一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对症治疗)即可。若是宝宝因发热而精神状态不佳,则可以根据说明书使用退烧药。日常注意事项:

1、疫苗后24小时内不能洗澡,避免发生感染。

2、打完疫苗后,6至12天容易出现发烧情况。提前备好体温计、退烧贴、美林、泰若林,孩子发烧通常在三天内会自行缓解。

3、尽量不外出,一定不能吹风,宝宝打完疫苗抵抗力会下降,户外玩耍吹风冷热交替,容易感冒。

4、饮食要忌口。打针前2天后12天不要添加新食物,前,2后3天坚决不能吃发物。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吃些清淡的食物,避免宝宝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情况。

若是出现皮疹,则注意衣服宽松、室内环境卫生。若皮疹、发热持续时间大于3天,家长还医院检查一下。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也应立即带去就医。若是打完麻腮风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出现荨麻疹和嘴唇、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可不接种第二针。因为疫苗是减*活疫苗,相当于把一种特别弱的病*,不会传染但是有免疫性的病*注射到宝宝体内,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保护宝宝。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感染的过程,会出现非常轻的麻疹,腮腺炎和风疹表现,就发热、皮疹、腮腺炎等这些表现来看,但也要比从自然界感染要轻的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