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嶂背园传染病预防指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疾病预防从我做起

伴随着气温的升高,炎炎的夏季已经来临。由于这段时间气温波动较大,细菌、病*等各种病原体更容易孳生、繁殖,特别是幼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差,且发感染后,容易发生各种肺炎、病*血症等各种并发症,家长尤其要注意做好幼儿卫生保健工作。

yanjiayan

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你知道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引起的疾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所致,多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

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在大量复制。

2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

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如何治疗、护理和预防?

怎么治疗: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医院输液。

怎么护理:

降温处理: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

口腔的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温馨提醒: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如何预防?

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常见疾病预防

一、手足口病

1.病*介绍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

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2.预防措施

专家提醒,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医院救治。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

①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

②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

③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

二、细菌或病*性腹泻病

1.病*介绍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主要有肠道病*、轮状病*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2.预防措施

预防腹泻病的主要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

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

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患者污染)物品不要碰。患者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要使用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进行消*。

三、猩红热

1.病*介绍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

2.预防措施

在流行季节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家长要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

四、流行性腮腺炎

1.病*介绍

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

2.预防措施

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感染流腮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

五、水痘

1.病*介绍

水痘传染性很强,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其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

2.预防措施

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水痘减*活疫苗(简称“水痘疫苗”),一般接种后2周左右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预防,就是要避免和病*接触,所以尽量不要和患者近距离面对面的交流,以免被对方飞沫中的病*感染。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挤鼻涕后)要立即洗手。

管理感染源,配合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加强晨检,发现孩子感染后要及时隔离。

?

呵护健康卫生先行

?

守护孩子健康,需要家园共同努力。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七步洗手法。

按照七步洗手法勤洗手

我园定期对教玩具、器械等进行消*,竭力避免交叉感染,减少疾病发生。

另外定期对幼儿生活环境进行消杀,每日一次对幼儿活动场所进行紫外线消*,每周一次请专业消杀公司进行全园环境消杀。

幼儿的健康离不开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呵护,让我们一起陪伴幼儿茁壮成长!

编辑:保健室

审核:陈少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