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韦良玉医案久咳不愈,针灸一试见效 [复制链接]

1#


  入冬了,温度降低,早晚温差大,老幼体虚之人容易感冒,且感冒后常常出现反复咳嗽,打针、输液、吃药效果不明显,而且对身体的伤害也不言而喻,这时不妨试试针灸。

1


  58岁的刘女士,因外感风寒后出现咳嗽,后感冒症状渐渐缓解并消失,唯咳嗽仍作。夜间、晨起咳嗽严重,睡不好吃不安,遂来找集萃堂中医馆的韦良玉教授就医。刻下见:患者胸闷,咳嗽频作,痰多,纳少,二便尚调,夜寐欠安。


  韦良玉医师说道,患者病前有外感风寒史,后咳嗽久久不愈。不愈之因,当责之于寒,寒凝气滞,肺失清肃,上逆为咳。治以健脾化湿,调补肺气。遂取穴尺泽、太渊、肺俞等进行针刺。


  当场患者感觉胸闷减轻,咳嗽减少。两次治疗后,患者诉胃纳增加,咳痰减少。继续针刺两次巩固疗效,患者咳嗽症状基本消失。

 


  韦良玉医师说道,多种内伤病因均能导致肺气失于宣发或肃降,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时间久、病程长的咳嗽,称为久咳。


  本证之发生,其原因有二:


  一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卫受邪,于是肺气雍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


  一为它脏病变,累及肺脏而致咳嗽者,加脾虚生湿,湿聚成痰,上渍于肺,肺气不得下降;或因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盛烁肺,气失清肃,均可导致咳嗽。


  一般认为抗生素属寒性药物,所以虚寒体质者咳嗽时,不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针灸治疗效果比较好,不妨一试。


  通常,外感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脾虚者治以健脾燥湿,理气化痰,取肺俞、脾俞、太渊等穴治疗;气虚咳嗽则宜补益肺气,化痰宁咳,取穴肺俞、脾俞、肾俞、气海等。


  总的来说,针灸治疗咳嗽,取穴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明显。


  值得提醒的是,体弱之人平时可以常按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感受外邪的机会。

集萃名医

韦良玉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医美容主诊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三十五年余,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种头痛、眩晕、失眠、咳嗽、鼻炎、面瘫、偏瘫、痤疮、带状疱疹、斑秃、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各种关节疼痛、胃肠疾病、胆囊炎、胆肾尿路结石、慢性疲劳综合症、月经不调、盆腔炎、暖宫助孕、小儿感冒、咳嗽、厌食、腮腺炎等疾病;亦精于中药针灸调理、保健美容等。


  开展项目:中医中药、针灸、拔火罐、自血疗法、放血疗法、穴位埋线、壮医药线点灸、梅花针等。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晚上,周六下午

—医馆位置—

-(前台),

预约咨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