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辨治,从这3点入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团队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1046965.html
悦读中医天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势佳构常识

喜爱,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加入三伏天,病院最火爆确当属三恰当。三恰当众人都不生疏,贴敷的紧要宗旨是防治一些在秋冬易发的疾病,个中就包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慢性支气管炎。兴许你对这一疾病还似懂非懂,那末能够看看袁长津感化的解读。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或非传染成分引发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范畴结构的慢性非奇异性炎症。临床以永恒一再咳嗽、咳痰或伴喘气为紧要特色。其病理特性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排泄增加。疾病进一步进展可并发阻碍性肺气肿,以至引发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处境玷污、抽烟、传染、严寒气象等都可引发本病。本病为一种罕见的高病发,患者中以中末年人占多数,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本病害病率高达15%以至更高。慢性支气管类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等领域。

辨治方药

从本病的产生、证候来解析,其病机紧要体现为本虚标实。标实者,主如果痰湿阻肺,宣降平衡而至;本虚者,主如果脾、肾亏虚,水饮不化而致,即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是以,宣肺化痰、健脾益肾等治法为辨证论治慢性支气管炎所罕用。袁感化临床辨治本病多分以下三型:

症见咳喘以晨起为甚,痰涎壅盛,咽喉不利,舌淡、苔白或淡*而腻,脉弦滑。治宜宣肺降气,化痰止咳,予三拗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

根底方药:麻*6~10g,苦杏仁、炒苏子、炒白芥子、炒莱菔子、紫菀各12g,桔梗、炙甘草各6g。

临证加减:热象显然、咳吐*痰者去白芥子,选加生石膏、*芩、蒲公英、鱼腥草等;喘气剧者,去桔梗,选加桑白皮、白果、地龙、白僵蚕;胸痛显然者,选加瓜蒌皮、葶苈子;见有舌干、苔少等气阴亏虚证者,去白芥子、莱菔子等,加麦冬、太子参、五味子等。此型患者,若见咳吐痰涎清稀、畏寒肢冷者,则可采用小青龙汤加减。

症见咳嗽日久,痰多清稀,背冷肢凉,纳差乏力,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滑或濡细。治宜健脾益气,温化痰饮,予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根底方药:茯苓30g,白术、厚朴各12g,桂枝、法半夏、陈皮、苦杏仁、*参各10g,炙甘草6g。

临证加减:咳吐痰涎清稀、畏寒背冷显然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体虚喜汗、易伤风者,选加*芪、防风、白芍等。

症见咳逆痰多,夜晚尤甚,痰带咸味,腰酸畏寒,舌质淡紫、苔白滑或厚,脉弦滑、尺大或尺微。治宜滋肾温阳,化痰止咳,予金水六君煎加味。

根底方药:熟地*15~25g,当归、紫菀各12g,茯苓15g,法半夏、陈皮、生姜各10g,五味子、炙甘草各6g。

临证加减:咳喘甚者,加麻*、苦杏仁、炒苏子;痰质干*,不易咳出者,去五味子、生姜,选加川贝母、瓜蒌皮、海浮石等;肾阳亏虚者,加淫羊藿、露蜂房;肾阳虚表显然者,可予金匮肾气丸加减调节。

验案举隅

1

杜某,男,62岁,年6月25日初诊。

主诉:咳嗽、气喘、痰普遍年。

病史及目前症: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一再发生咳嗽、咳痰、气喘,稍有劳顿即加重,永恒肩背怕冷恶风,一旦受凉即伤风。这次患者又因感寒而上症发生,咳喘已月余,虽经调节,仍无改革。暂时患者除具上述病症外,还浮现吸气艰难等病症,痰涎量多,呈淡绿色,有咸味,以夜晚为甚,食欲不振,夜尿频,苔白,脉滑。

中医诊断:咳嗽、喘证。

辨证:肾虚痰实证。

治法:补肾,祛痰,降气。

方药:熟地、茯苓、桑白皮、芦根、款冬花各15g,当归、法半夏、陈皮、苏子、杏仁各9g,桔梗、炙甘草各6g。天天1剂,分3次服。

上方服3剂,诸症显然好转。原方略加减,患者续服5剂后即愈。今后,患者永恒接续服用金水六君煎合苓桂术甘汤加*芪、防风,以治本善后,节减复发。

案语:《类证治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缔交,呼吸乃和。”肾气虚衰或肺虚久咳则伤肾。本案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已10年,久咳伤肾,久病及肾,故肾虚乃其病之根基,治以补肾领先,协助祛痰、降气之药,药证符合,故起效速即,仅服3剂则诸症显然好转,继服5剂即病愈。继以补肾健脾固本之药善后,以达“浩气存内、邪不行干”之效。

2

肖某,男,42岁,年11月22日初诊。

主诉:咳嗽、气喘、吐白痰半月余。

病史及目前症:患者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多年,每至冬春天节即易发生。现咳嗽,以晨起为甚,气喘,咳吐白痰,痰易咳岀,舌红、苔*,脉滑。

中医诊断:咳嗽、喘证。

辨证:肺肾亏虚,内有水饮,加除外感风寒,寒饮阻肺。

治法:祛风散寒,止咳平喘。

方药:白果10g,麻*6g,*芩10g,法半夏10g,苦杏仁10g,款冬花15g,白芥子10g,莱菔子15g,炙甘草6g,蒲公英30g。7剂,天天1剂,水煎,分2次口服。

二诊:服上方后咳嗽、气喘显然好转,咳痰节减,但今仍口吐涎痰,舌红、苔薄*,脉沉滑。袁感化思索此患者标证已除,故治宜补肺益肾止咳以治其本。

方药:熟地*20g,山药15g,山茱萸15g,附片6g(先煎),肉桂5g,炒紫苏子10g,麦冬15g,北细辛6g,地龙2g,当归12g,紫菀12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0g,生姜10g,五味子6g,炙甘草6g。7剂。

服上方7剂后,患者自愿诸症缓和,又自行服药7剂以稳固疗效。

案语:本例初诊时治以急则治其标之法,以定喘汤加减止咳平喘;二诊咳喘已平,标证已除,故以补肺益肾之金水六君煎治其本。《景岳全书》之金水六君煎即二陈汤加熟地*、当归。二陈汤化痰浊以止痰咳;加熟地*、当归补阴养血,以滋肺肾之不够。方中熟地*配半夏能够到达滋阴养血而无助痰湿之弊、燥湿化痰又无伤阴津之嫌的成果。本方再加紫菀、五味子,可加倍肃肺敛肾、止咳定喘之工效;加山药、山茱萸、麦冬、附片、肉桂,可健脾温肺、养阴益肾;细辛温化寒痰;地龙解痉止咳。如斯顺序渐进,标本兼治,疗效得以稳固。

小心与调护

1.加倍身段耐寒琢磨,以增加抗病手腕、小心伤风。

2.戒除抽烟喜爱。

3.忌食辛辣炙煿、肥腻之品,并节减食盐用量。

4.腹式呼吸琢磨有益于改革通气形象并增加体质。

5.做好患者精力照顾,使患者激情稳定,表情愉快,维持达观心态。

明白了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慢性支气管炎,想不想进一步扩展常识面,研习其余系统的罕见病症?这本书值得一看——

《袁长津病证辨治实录》

(点击封面,即时置备好书)

《袁长津病证辨治实录》以袁长津感化临证验案为根底,归纳其病证分离的辨治思绪,可靠地响应了其“全体恒动、辨证论治、以人为本”的调理观念及制法组方,保留以通为安、以和为贵、以人为本、攻补适度、适应天然的准则和特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