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暖春正当时
天气变化趋势
诗中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农谚却有:做天难做四月天
四月冷暖很善变
这不,暖了没几天
冷空气又来了
从9日开始,我市云量增多
10日降水全面上线
我再次喜提春雨
此次阴雨从9日持续至11日
维持时间较长
气温也是冲高后回落
降温幅度6-8℃
厚衣服赶紧准备上吧
乍暖还寒需捂好
气温在大起大落中将要
落落落
春雨贵如油也将要
撒撒撒
雨具随身携带
注意出行安全
适时增加衣物
谨防感冒
疫情防控气象服务专报
4月9日夜间到4月10日白天:全市阴天,有中雨,市区温度:7~17℃;
4月10日夜间到4月11日白天:全市阴天,有小雨,转多云,市区温度:6~16℃。
24h48h72h
公众要加强自我保护和健康文明意识,强化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防护,养成勤洗手、戴口罩、讲究手卫生、一米线、开窗通风、清洁消*、分餐制、生病时减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和科学戴口罩等健康生活行为方式!
生活指数预报
感冒指数:未来24小时我市感冒指数3级,感冒发病率一般
晨练指数:未来24小时我市晨练指数4级,不太适合晨练
穿衣指数:未来24小时我市穿衣指数4级,应着春秋装如毛衣西服夹克夹衣套装内着棉毛衫
舒适度指数:未来24小时我市舒适度指数0级,人体感觉舒适
紫外线指数:未来24小时我市紫外线指数2级,强度弱,对人体较安全,适当防护,建议使用SPF15防晒护肤品
晾晒指数:未来24小时我市晾晒指数2级,居民可适时晾衣
旅游指数:未来24小时我市旅游指数2级,不太适宜旅游
“倒春寒”如何防护
忽然降温你穿秋裤了吗?
在气象学上,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的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并常伴有连阴雨的天气现象。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成为“倒春寒”。
倒春寒有哪些危害?
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老年人热平衡的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由于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病患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早春时节,一些爱美的年轻姑娘早早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子。但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容易流行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早春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
倒春寒来临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健康防护?
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谨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要保证室内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
要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有助于增加机体免疫力。
特殊人群如何预防倒春寒?
研究表明,在倒春寒期间,高血压、动脉硬化、中风、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会明显提高。
另外,消化性溃疡,慢性腰腿痛等慢性病,也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导致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故倒春寒对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当气温发生骤降时
老年人应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口与鼻部)等敏感部位的保暖。
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
门窗要常开,使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新鲜,这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节制烟酒,低盐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