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透疹清热,这些方很好用竹叶柳蒡汤升麻葛 [复制链接]

1#

竹叶柳蒡汤是透疹解表、清泄肺胃、养阴生津的一首方子,明代缪希雍先生所拟。

本文传统中医世家传人王寻之老师,通过比较竹叶柳蒡汤、升麻葛根汤与疏表散等,帮助后学明理。“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大家一起学习,以后有机会的话,在临床上好好实践体会吧~竹叶柳蒡汤初学文/王寻之

缪希雍先生,文通武就的医学大宗师。先君子在时,要我读读缪先生的书,可惜一直瞎忙,又缺才具,还真没认真读过。

后来,有年轻人问我“竹叶柳蒡汤”的理解时,逼我匆匆浏览了一下缪氏的东西。深入的见解肯定是没有的,只能算个邯郸学步。

竹叶柳蒡汤

西河柳五钱、荆芥穗一钱、干葛一钱五分、蝉蜕一钱、薄荷叶一钱、鼠粘子一钱五分、知母一钱、玄参二钱、甘草一钱、麦门冬三钱、竹叶三十片,甚者加石膏五钱、冬米一撮。

是方,出《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由西河柳,荆芥穗,干葛,蝉蜕,薄荷,炒牛蒡子,炙知母,玄参,甘草,麦冬,淡竹叶(甚则加石膏、冬米)组成。

五版教材,有个印刷上的失误,五钱的西河柳标成六克,三钱的麦冬标成九克。没有说明按当代禀赋当轻用西河柳的原因。因此五钱和六克并排,有点滑稽。

教材上说这个方透疹解表,清泄肺胃。诚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养阴生津的功用,没有踏实指出,是个小小的遗憾。

这个方子,主治麻疹透发不出,喘咳,烦闷躁乱,咽喉肿痛。

麻疹初起,内热郁甚时,又遇外寒困束,腠理闭塞。导致高热无汗,或虽有小汗而不能遍体,旋出旋收,腠理复闭,这个热泄不出来。由于肺困气逆,就会出现喘咳,烦闷躁乱,咽喉肿痛。

由于这个病比较急,因此,要快速透疹。具体采用的治则是,辛凉解表,清泄肺胃,养阴生津。

西河柳牛蒡竹叶为君,辛凉宣透,清热开泄,解肌发表。蝉蜕薄荷葛根荆芥为臣,辛透泄热,解表祛风,知母玄参麦冬,清热解*,滋阴凉营为佐,甘草,当然,就是个使药了。

按照当代的诸贤看法,这个方所主治的具体情况是,痧疹初起时,透发不出,喘咳,鼻塞流涕,恶寒轻,发热重,烦闷躁乱,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舌苔薄*而干,脉浮数(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也可以考虑)。

缪先生在方后强调了一个问题。如果里热炽盛,要和白虎汤合方,加强清热生津的力量。

升麻葛根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升麻、白芍药、甘草(炙),各十两。葛根十五两。功能主治:冶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已发及未发,疑贰之间,并宜服之。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三钱,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小儿量力服之。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升麻葛根汤,是个解肌透疹的法子,它是麻疹初起未发的基础方,透散清热的力量较小。

而竹叶柳蒡汤,它透疹清热的力量很大,还能生津止渴,是麻疹透发不出,热*内蕴不解而又津液已伤的一个针对方法。

这两个方子的力量对比,很有点桂枝汤和麻*汤力量对比的区别。一个力小点,一个力大点。

缪先生的主张是“痧疹乃肺胃热邪所致”,认为不宜依证施治,惟当治本。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要仔细分析,应该是缪先生划下的一条红线,因为怕医者误将此病,认作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强调这个肺胃热邪的核心,哪里不宜依证施治呢?中指独凉即是。

再有,舌苔薄*而干,脉浮数,也是热甚津伤的依据,喘咳,烦闷躁乱,咽喉肿痛,这是肺困气逆的依据,完全是有迹可循的。之所以强调不宜依证施治,是怕医者错认此证,强调肺胃蕴热之本,是握要而图。

我们平常见到一些世家中医和师传中医,治病很有办法,效果很不错,可是,关于一些病的说法,我们初听,似乎有破绽,觉得可以揪人辫子,捏住他的尾巴了。可是深思之后,便为自己的狂妄无知惭愧,因为发现,人家三言两语便可握要以图!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真的如此。

李阳波先生曾说,俗医之方不可轻抄,老医之话不可苟闻,也是有道理的。俗医的方,其实可抄,但要思其瑕瑜所在,老医的话,很宝贵,但是有特定情景和立场,脱离这个有时断章取义,就不好。

比如李可先生讲,生死关头,救阳为急,我们要明白他指的地域,病人,病情的特指性。不然我们就会把他当老文盲看,叽叽歪歪,用所谓质疑的口气反诘,脱阴呢?内闭外脱呢?冒出一大堆说辞来。

国医大师熊继柏老师,出身民间而博学,他老人家在石门县就用了余师愚的法子,治了一个因温病而高热昏迷的年轻人,群医束手之际,熊老一战成名。他和李可并不矛盾,据实情以裁量!

疏表散

淡豆豉24克,山川柳、荆芥穗、栀子皮、大青叶各9克,板蓝根18克,粉葛根9克,金银花、连翘、象贝母、白茅根、天花粉、元参、陈皮、*芩各18克,桑叶、蝉蜕各12克,赤芍18克,羚羊角粉1.5克,犀角粉1.2克(可用水牛角粉12克代替)。

剂型为糖颗粒散剂。每包1.8克重。

1日总量:1岁1包,2~3岁2包,4~6岁4包。分2~4次服。

儿科大师何世英老师,是施今墨先生的高足。先生学验俱佳,多有创见。在儿科证治上,何老研究了一个疏表散。

这个疏表散,卫气营血兼顾的。组成是淡豆豉,山川柳,荆芥穗,栀子皮,大青叶,板蓝根,葛根,银花,连翘,象贝,茅根,天花粉,玄参,陈皮,*芩,桑叶,蝉蜕,赤芍,羚羊角,犀角。

何老这个方,散风清热,对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咽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幼儿急疹、荨麻疹都有效果。这就和提倡截断扭转的姜春华老师英雄所见略同。

儿科病,有时起手就卫气营血皆备,有时候,早上还在卫分,中午就到了气分,下午入营,晚上入血,要多快就有多快。

有两个儿科例子,我有点印象,有一个我看了后连开了四个方子;有一个,开了三个方子,治疗效果还好。

曾经在某个时间段小有自得,觉得自己还行。后读何老之方,羞惭之心叠起,深感所学肤浅,识见不及之处良多,深服前辈学验不凡。

何老的方,我用过。举个例子,有个江西的小宝宝,大概一岁左右,经某处治疗,高热不退,津液亏耗,疲累乏神,舌红苔少,孩子妈妈无奈求助,我按照当时情况分析,药量稍做调整,一剂热退,三剂小孩破啼为笑,活泼自如了。

之所以扯了这么远,我想说的是,无论古人还是今人的书,都是讲医学通识和治疗示范,希望后来学者明理。

人的病,永远是动态变化的,得按医学原理的指导,据实情以裁量。加药减药,加量减量,或合方或合法,或丸改汤,丸改散,或汤改丸散,是个随机应变的事儿。总以持重应机,解决问题为要。

西方有个哲人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学习的过程,是个明理开悟的过程,绝非告诉我们,病人会照方生病。

建木医社,一个用心做事的真中医传承平台。贯通天地人,承传真中医。求真务实,止于至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