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卫生保健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 [复制链接]

1#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引起,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种麻腮风病*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腮腺炎病*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进行传播。

2.接触传播

与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密切接触,如接触被病*污染的物品等,可传播。

3.母婴传播

若女性在孕早期感染腮腺炎病*,病*可通过胎盘感染胚胎,导致胎儿出现畸形。

好发人群

1.儿童

儿童的免疫功能尚不健全,易感染腮腺炎病*。

2.免疫力低下者

免疫力低下易被病*感染入侵。

3.未接种疫苗者

未接种疫苗者体内无抗体,容易受到病*感染。

临床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21天,大多数起病急,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典型症状为:

1.腮腺肿胀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多因耳下部疼痛而发现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界不清,腮腺四周软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使面部变形,局部皮肤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

2.疼痛

腮腺触之有疼痛感,张口咀嚼或食用酸味食品时胀痛加重。

3.发热

起病较急,可有发热(体温高于38℃)、伴畏寒、头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局部皮肤紧张,有时表面灼热感。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幼儿应早期隔离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发现有颈部肿大的幼儿要及时隔离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教室要注意通风和消*,保持空气流通,疾病流行期间不宜进行大型集体活动。

3.预防接种

出生后按时接种腮腺炎减*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

编辑:宜婷婷

审核:杨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