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全球二次疫情已开始秋冬季还要防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10月12日,

这个热搜让人揪心!

据权威专家研判

全球第二波疫情的发作已拉开序幕

全球第二波疫情来了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杨功焕认为,综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弹已经开始,第二波疫情的发作已拉开序幕。

她认为,目前,中国病例数“起点”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非常低,病*的基础量也很低。“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意味着中国如不注意防控,病*发作和扩散的风险仍然存在。”杨功焕认为,中国已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一些必要的防控措施依然在坚持,而且疫情防控的意识早已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今年5月31日,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就认为,秋冬暴发二次疫情“基本上是肯定的”。

不过,专家们表示。随着人类应对新冠疫情经验的不断积累,死亡率已在下降,所以不必像第一波疫情出现时那么担忧。

相比于新冠疫情,秋冬季节要注意防范的4种传染病,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大,各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开始频繁侵袭。天气多变,我们的关怀不变,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秋冬季要注意防范这4种传染病:

一、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流感对人群普遍易感。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未接种疫苗人群普遍易感,尤以幼儿、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常见。

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污染的用具传播,如水杯、玩具、门把手等。

水痘通常潜伏期2周左右,感染初期可出现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但比较轻微。发病1—2天后出疹,呈向心性分布,先见于躯干、头部,而后渐延至颜面部及四肢。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广东俗称“生乍腮”),病*通过空气、飞沫、唾液传播。

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后,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引发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多见于15岁以下年龄段儿童,该年龄段儿童多为学生,易因人群聚集、家庭聚集而引发流行性腮腺炎聚集疫情甚至暴发疫情。

四、肺炎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定植在人类的鼻咽部,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它可引起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如鼻窦炎、中耳炎、肺炎等;还可以引起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IPD),如脑膜炎、菌血症肺炎、菌血症等;严重的还可以导致瘫痪、智力低下,甚至死亡。

儿童、中老年人、或患有慢性心肺疾病、肝硬化、肾功能不全、脾缺失等疾病的人是感染肺炎球菌的重点人群。

这几种传染病都有针对的疫苗,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01

流感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人群。

流感疫苗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为了尽早获得保护,最好在流感高发季节前完成免疫接种。在同一个流感流行季节,已经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的人不需要再重复接种。

02

水痘疫苗

12月龄以上未患过水痘,也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均可以接种水痘疫苗,推荐接种2剂次。

12月龄—14岁儿童,第1剂在12—24月龄接种,第2剂在4—6周岁接种,没有按推荐程序完成2剂次接种的儿童,补齐2剂次,接种间隔≥3个月。

03

含腮腺炎成份疫苗

年6月1日起,国家实施2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策略,即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即8—24月龄儿童可免费常规接种2剂次含腮腺炎成份疫苗。

此外,18周岁以下(不含18周岁)人群,如未完成2剂次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接种,可免费接种麻腮风疫苗。

04

肺炎球菌疫苗

6周龄—5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可以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50岁以上老年人及2岁以上特殊人群(如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衰竭等高危儿童),推荐接种23价肺炎疫苗。

这几种疾病都是呼吸道传染病,除了接种疫苗之外,我们平时还要做好以下这些措施:

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勤洗手,并注意正确洗手,正确洗手所需的时间大致等于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不要用脏手触摸眼、鼻或口。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应及时扔到有盖的垃圾桶内。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

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烧、咳嗽或咽痛等)后,患者应尽早进行自我隔离,不带病上班、上课,并及时戴上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这些日常措施,

跟预防新冠肺炎一样?

没错!

采取以上措施

既能预防新冠

也可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好处这么多,

我们都要坚持做好啦!

来源:综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环球时报、央视新闻、广东疾控(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往期精彩

一家九口聚餐,七人身亡,*性是砒霜的68倍,快看你家有没有......

女子被蚊子叮咬竟要住院,医生说严重还会危及生命...女子在家做这事,兜里手机突然爆炸了!

戳“阅读原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