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错过三伏灸,莫失 [复制链接]

1#

时间很快,不知不觉间已进入冬至,是冬至,也是三九天的开始。

此时人体易出现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等。且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阳气弱就会抵挡不住外界寒湿,人就容易患病。

所以,三九天当以灸疗相助,护持正气、助肾收藏、储存能量。坚持做“三九灸”,能带来一冬的安康,来年身体也会更棒。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这是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尚属微弱状态时,很多平素体虚多病,阳气虚弱者或身患各种慢性难治病的患者,阳气下陷于肾寒之水里无力升发,这种情况首选艾灸涌泉!

涌泉穴得温,肾水不寒则肾阳上升,肾水自升输布于全身温煦四肢而手脚温暖,全身怕冷的症状渐渐就会消失,所以说“荣卫的寒根于肾气”,从我们和艾友们大量的艾灸实践经验证明,长期坚持熏灸足底涌泉者,手脚根本不会冰凉。

传统中医认为“寒主收引”,肾水寒者则寒湿邪气就会更加内闭锁于体内,容易出现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原来就怕冷的人此时更是雪上加霜,变得更加怕冷,四肢如冰,腰腿寒痛等,严重者甚至感到寒气从心里发出来般冷得发抖,全身如被包裹在寒冰里一样;还有感冒,鼻炎,哮喘发作,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病情突变危险。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因此,在三九天进行三九灸,能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的功效,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九灸”是依据中医“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和“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灸疗法。

具体时间是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顺应天象进行“三九灸”。其中又以白天进行调理,效果最佳,因为白天人体穴位处于开放状态,气血通畅,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三九灸的理论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调,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在三九灸,可以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调”的效果。适当地在三九天进补及艾灸调理可以让你在来年免疫力提高,减少慢性病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三九灸是对三伏天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与之配合,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增强体质、保健强身的功效。前者是冬病冬防,后者是冬病夏治,均是扶阳补虚疗法。

三九天根据特定情况,可以采用艾灸或者贴药(三九贴)的方法。

年三九灸时间:

一九:.12.21(冬至日)~.12.29

二九:.12.30~.01.07

三九:.01.08~.01.16

加强灸(四九):

.01.17~.01.25

三九灸穴位:

一九灸

风门、肺俞、定喘3个穴位

二九灸

大椎、厥阴俞、脾俞3个穴位

三九灸

大杼、膏肓、肾俞3个穴位

加强灸

肺俞、定喘、膏肓3个穴位

三九灸,适用人群

“三九灸”主要适用于三类人群:

一是调已病。主要调理冬季常见慢性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炎,各种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尿频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月经不调,以及颈肩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二是调未病。重点调理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疲倦、头痛、颈肩腰背酸痛等,对于免疫力低下、有慢性发作性疾病病史的亚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三是强身健体。通过“三九灸”来提高人体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脚冰冷等症状,对夏季已做过“三伏灸”的患者,有巩固和加强疗效的作用。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