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小编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
今年上半年我市部分
传染性疾病呈大幅下降趋势。
其中,手足口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下降96%,流感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下降75%,另外,截至6月23日,我市今年尚未有登革热病例报告。
△图源网络据市疾控中心数据统计,
与去年同期相比,
下降幅度最为明显的是手足口病。
去年上半年我市手足口病例数达多例,高峰期一周内上报病例达数百例,而今年截止目前为止,我市手足口病例数上报仅有一百多例。今年上半年该病例总数是去年上半年高峰期一周的病例数。
为何今年上半年我市
手足口病、流感、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
出现明显下降情况呢?
市疾控中心预防控制科科长麦炜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各项防控措施严格到位,很大程度上对其余传染性疾病,尤其涉及呼吸道的传染性疾病,都起到了关键性的阻断作用,比如不聚集不扎堆,自觉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让大家形成了一定的社交距离,有效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但随着各种场所的开放,人群流动性增加,
市民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同时各中小学、幼儿园陆续返学复课,
学生群体感染传染病的风险也在增高。
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孔德亮
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近年来一直处于高发状态,因此复学复课后,学生一旦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家长应该及时带去就医,并向学校报告。如果确诊为水痘或流行性腮腺炎,应进行居家隔离治疗,病愈后方可返校。
虽然部分传染性疾病
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但不能因此而麻痹大意。
市疾控中心预防控制科科长麦炜
按照往年经验,登革热本地病例一般出现在8月至11月,因此,今年下半年,我们除了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外,还要紧盯其余高发的传染性疾病的情况。
为什么戴口罩、勤洗手等
会影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次数呢?
戴口罩主要是预防可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
比如:新冠肺炎、流感、普通感冒、
水痘、腮腺炎等疾病。
人在打喷嚏或咳嗽时候会喷出大量飞沫,颗粒直径小的飞沫会漂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而颗粒较大的最终会沉降到物体表面。同时,感染疾病的风险与距离有很大关系,距离近、接触到的飞沫越多,感染风险就越高。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患者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没有捂住口鼻、或没有佩戴口罩,那么他喷/咳出的带有病毒飞沫就会飘散出去,如果是多人处在密闭的空间,那么其他健康人都有感染风险。不过,
戴口罩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医用外科口罩属于自吸式口罩,对于呼气吸气是双向保护,其细菌过滤效率>95%,气溶胶过滤效率30%。也就是说,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隔绝大部分细菌和部分病毒(包括新冠病毒),它可以保护佩戴人防止被感染,也能防止佩戴人向外界传播细菌或病毒。
△图源网络因此,大家在疫情期间改变了生活习惯,外出到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的场所(比如搭乘地铁、公交,到商场、超市)都戴上口罩,自然极大地减少了通过飞沫传播而感染各类疾病。
另外,疫情期间大家都不扎堆、不聚集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病风险。
勤洗手则可以有效预防
可以经过接触传播的疾病,
如:新冠肺炎、流感、诺如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
多种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
△图源网络戴口罩、勤洗手就能阻挡大部分
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的疾病,
与其说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防病措施,
还不如说是每个人都应该坚持的健康习惯。
而且现在还是疫情期间,
我们更应做好日常个人卫生防护,
不要松懈!
科学佩戴口罩
外出要随身携带口罩,以下四种情况必须戴好口罩:
●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到超市等人群密集场所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密闭场所
●前往医疗机构
勤洗手
牢记七步洗手法。建议洗手时应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而不仅仅是用清水冲洗。肥皂或洗手液虽不能直接杀灭病菌,但经过双手搓、揉等动作,外加流水的冲洗,可将大部分病毒和细菌从手上去除。家长也应该多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对预防各类传染病都是很好的预防措施。
居家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注意饮食安全在日常处理、烹饪食品时应注意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处理前后彻底洗手、生熟案板分开、食物和水彻底加热煮熟、不吃生食(刺身、沙拉等)、水果需去皮食用,使用洁净餐具,厨具可采用蒸15分钟的方式或食品消毒剂(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消毒处理。对于外购的包装类熟食,建议自行加热后再食用。提倡分餐,使用公勺公筷。
保持一米线安全社交距离最后再提醒一下大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健康好身体!
资料来源中国疾控动态广东疾控西江日报原标题:《上半年肇庆部分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大幅下降!原因竟和市民这些习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