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北京时间年2月16日,一篇反映我国野生动物病毒研究的重大进展的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刊物《Cell》上。论文由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前沿交叉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医学院等国内外单位共同完成。
据统计,70%以上的人类传染病病原来自动物。因此,研究与人类或者家畜可能密切接触的野生动物病毒携带情况与多样性,对人类和家畜新发传染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野生动物携带潜在人畜共患病病毒与宿主之间的关联分析。南京农业大学供图
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来自中国20个省份18个物种,共只哺乳动物的样本,展开了系统的病毒转录组研究,发现13个病毒科中的种病毒可以感染哺乳动物,其中65种病毒为首次发现存在于哺乳动物中,例如海狸鼠轮状病毒、穿山甲瘟病毒、竹鼠札幌病毒等。该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对多种野生动物携带病毒多样性的认识,为人类和家畜疫病预警和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在本研究中报道了豪猪丁型冠状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哺乳动物正腮腺炎病毒5型、H9N2亚型流感病毒等21种对人类和家畜具有潜在高传播风险的病毒。
研究发现貉、果子狸、竹鼠、豪猪、刺猬等多种野生动物可携带冠状病毒,其中腹泻的貉样本中携带的四株新型犬冠状病毒,与最新报道的可导致人类疾病的重组CCoV毒株CCoV-HuPn-的基因同源性达93.65%-94.27%;基于病毒刺突蛋白中的非重组区域分析发现,四株新的貉CCoV形成了一个单独的谱系。因此,这种冠状病毒的跨物种传播风险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