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书影君
太阳是恒星吗?
我们的汽车每行驶公里是否需要更换机油?
请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埃及的位置。
美国小说《白鲸记》的作者是谁?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多少位法官?
……
面对上述这些毫无关联,又涵盖各种门类知识的问题,你能答对几道题?
也许你会反问,知道不知道这些无聊的知识,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有一个叫威廉·庞德斯通的人说,有影响,而且有很大的影响。
威廉·庞德斯通,是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等世界知名杂志长期撰稿人。已经出版包括《谁是谷歌想要的人才》《剪刀石头布》《定价》等14本畅销书,两次获得“普利策奖”提名。
在他新出版的《知识大迁移》一书中,作者通过一种新型投票技术“互联网小组调查”,进行广泛且科学严谨的调查后发现:在回答一些常识性问题中,得分较高的被调查者,比得分较低的被调查者,年收入更高,也更容易获得幸福生活。
在这本书中,一共包含三大主题:
信息爆炸时代,为什么人却越来越无知?
哪些知识让你更富有、更幸福?
在无知的世界成为赢家的几种策略。
利用周末的时间,我通读完本书。合上书本,我深感到自己认知地图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升级。下面,我就从七个部分,来谈一谈我对于本书读后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网络时代,我们还有必要学习知识吗?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海量信息每天甚至每时每刻向我们铺面而来。我们如同掌握了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神兽召唤器”,只要我们一开口,想要的一切信息立刻现身,为我所用。
在十几年前,长途汽车司机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职业。司机师傅需要掌握车辆的构造、零部件更换维修技能,能识别各种交通标志牌,记住全国各省之间的道路、气候、地理环境。
现在呢?我们从北京出发开车去广州,对于一个司机的要求,只要会打开油箱盖加油就行了。
我们不需要再记住任何交通路线图,甚至不需要知道广州在北京的南边。只要拿出手机搜索目的地,然后按照林志玲姐姐的声音走就行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轻松便可获得知识,我们为什么还要费力去学习、记忆知识?
庞德斯通通过对公众原始知识(从量子物理学到流行文化)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被调查者的财富、健康、幸福等指标进行比对,得出了如下结论:
了解事实性知识的多少程度,与你的个人财富以及幸福,有着很强的正向关联性。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英语教授小赫施,大力提倡美国应加强对于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培训。他批判美国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方法和批判性思维,却轻视事实的传授。
他说,伽马射线、洛可可艺术、绝对零度、人造肛门等等术语,应该是信息网络中所有读者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因为这些背景信息储存在读者的头脑里,可以使他们在拿起一张报纸时具备足够的理解力,能归纳要点、把握内容、将所读信息与为言明的语境挂钩。
而语境,则为读者读到的东西赋予了意义。
对于这个观点,我深有同感。
曾有人问,我当年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点也没有用在生活中。那么,我当初上学有什么用呢?
有人回答,这么多年,我吃过无数顿饭,但最终全部排泄掉了。那么,我当初吃饭究竟有什么用呢?
这个比喻很好,形象地说明了学习知识的用处。
我们学习的许许多多的琐碎知识,在一点点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智与思考模式,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我们也许忘了学校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化学实验步骤、历史大事件的时间等等具体知识。但我们明白了地球之渺小、宇宙之浩瀚,了解了伟人思想之深远、科学实验态度之严谨。
而对于这些常识的了解,内化于我们的内心,影响着我们的性格与处世原则,最终使我们变成了一个理性、谦卑、思考的人。
这,就是我们学习常识性知识的作用。
二、授人以渔,或许真不如授人以鱼
传授事实,还是传授方法,这是教育的永恒困境。
在我们传统教育中,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历史大事件发生的日期、化学元素周期表、各个国家在地球仪上的位置。这种教学方法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认为,学生与其记住这些和自己日常生活根本没有关联的冷门知识,不如学习技能和批判性思维。
我们总是提倡西方教育的批判性思维,而轻视基础知识教育。认为与知道更多琐碎知识相比,一个人更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庞德斯通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批判性思维固然重要,但如果你的批判是建立在错误的事实基础之上,批判又有何用?
借用中国北方地区讽刺做事没有目的性的一类人,常会说到的一句俗语:哭了半天,都不知道谁死了。
哭,是思维的表达。但思维的表达要建立在真实事实的基础之上,都不知道谁死了,你哭谁呢?又哭给谁听呢?
有许多专家学者,知识大厦建构的很弘大,理论精妙、论证严谨,但却缺少基础事实的根基。往往理论很辉煌动人,实践中却根本行不通,甚至会出现很荒谬的结果。
正如一个笑话,医生兴冲冲地告诉家属,手术很成功,就是病人死了!
推崇方法论的人,总是过度沉迷于对于技术和思维方式的迷恋中,却往往忽视了事实的重要性。
回顾这几年互联网上的热点新闻事件引起的骂战,争论的双方两派,虽然争吵谩骂的不可开交,但往往双方连争论的对象都没有搞清楚。缺乏阅读理解能力、缺乏对基本事实和常识性知识的了解,只为情绪左右而采取站队态度,结局往往是一地鸡毛。
三、越无知,越胆大
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安东尼唐斯提出了理性无知的概念。很多时候,人们为获得知识付出的代价,超出了获取知识所得到的优势。比如选民,手中的一票永远不可能左右选举结果,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费力去思考衡量哪个候选人更为合适呢?做为一个理性的人,这个选民只需保持对候选人及其政治主张的无知就行了。
年,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美国人发起了该如何应对的大辩论。有三位政治学家通过在地图上找乌克兰的调查发现,在地图上指的位置离乌克兰越远的人,就越支持美国对乌克兰实施军事干预。
同理,通过作者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个观点。
相信人类曾经和恐龙同时代生存的人,大多赞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边境修建隔离墙,他们同时也多数会拒绝为孩子接种麻疹、腮腺炎疫苗,因为听说这些疫苗有可能对儿童有副作用。
认为是比尔盖茨创建了特斯拉公司的人,更愿意为了万美元把自己的宠物扔下悬崖。
由此,我想到了国内网络上流传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发的朋友圈,充斥着“不转不是中国人”“美国佬的转基因阴谋”等等风格的文章,那么你就大致可以判断这个人的学识素养了。
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有更大可能随意发表意见。
我想到了网络热炒的案件,越是专业人士,说话就会越谨慎。比如法官、律师等法律人士,他们在评价网络热点案件时,往往会以“没有看过案卷、不了解具体案情”为由谨慎表态。
与之相反,越是通过社交媒体甚至小道消息了解案件的人,越会发表情绪激烈的观点,比如“办案法官枉法裁判”、“被告人该千刀万剐”等等。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吧。
四、互联网是如何把我们变蠢的
互联网的坏处,不是让我们获得虚假的信息,而是会使我们陷入“元无知”的境地,即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千禧一代(指出生与80年代至年的孩子,他们是第一代靠维基百科而不是《世界百科全书》做作业的孩子)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却并不知道知识本身。
因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如此便捷,导致我们根本不用记住任何知识,需要时,我们轻松在搜索框中搜索即可。所以,能在互联网上找到的信息,大脑就会自动遗忘。这被称为“谷歌效应”。
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有手机通讯录,我现在不需记住任何亲人朋友的手机号码,因为我知道我需要时就能在手机上找到。
但这种自信也会造成一种风险,如果我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丢了手机,我便不能通过电话向任何亲人朋友求助了。
互联网带给我们拥有海量知识的错觉,但真实的情况是,我们面对搜索框,却根本不知道应该搜索什么。
造成这种无知的原因,作者分析了几种。
比如面对复杂数字和公式,人们没有兴趣和能力去计算,导致无知产生。
比如政治家为了政治诉求,会干扰学校的历史教材的编写,这种选择性的描述历史,导致人们对于真实历史的无知。
比如新闻媒体为了商业利益,会一味迎合读者的口味,他们想看什么,就给他们看什么。这造成了读者信息来源的单一和片面化,最终造成读者对于真实世界的错误认知。
作者拿美国福克斯新闻台为例,来说明一家充满偏见的媒体是如何影响它的观众的。
一些批评家看来,福克斯新闻台的节目只是为了那些验证自己信念、并对有违个人信念的消息充耳不闻的观众而创办。说简单点,它的节目不客观,很偏激。
其次,他们的记者在做选择性报道,精挑细选与自己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一小部分新闻进行报道,比如小老百姓落在大政府或商界精英手里的受害情绪、一些政治家的演讲在为证明属实的政治阴谋背书等等。
这些新闻的调调很符合那一部分观众的口味,但至于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则不是这家新闻台的关心范围了。
最后,这家新闻台把观点和娱乐混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它作为消息来源的不可信任。
因为要迎合特定观众,所以一些媒体展现出了一个扭曲了的世界,反过来,这些扭曲过的世界,又加深了那些深怀偏见观众的固有观念。
于是无知越来越严重,无知的人批量产生。
作者曾经做过测试,并让被试者给自己的测试结果评分。那些得分较低的人,往往对自己评价过高。
这是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生活的便利。科技打开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地图,但同时,却缩小甚至涂抹了人类探索真实世界的认知地图。
我们可以借助导航毫不费力地将车从北京开到广州,却或许不知道广州在北京的南边。
五、常识性知识与收入存在相关性
通过作者的大量调查研究,知道许多与生存无关的冷门知识或常识性知识的人,往往有更高的收入水平。
作者提出了造成这种关联性的三种可能原因。
第一,对于事实性知识的了解导致了高收入。比如广博的知识面可以使你在职场上更容易获得上司的认可,从而更容易升职加薪。
第二,高收入使人们获得了广泛的知识面。比如富人更有闲暇的时间听新闻、读书、上课充电。
第三,知识水平和高收入有相同的成因。比如富人家的孩子更有可能上好的学校接受教育,也同时在就业后拥有较高收入。
还有人说,就是因为有些人天生对知识充满好奇,也拥有自律及学习能力,导致事业也会同样成功。
但作为普通人来讲,我们无法选择有钱的父母,也无法选择自身的心智能力,唯有努力学习,才是使我们获得较高收入的终极因素。
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影响着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消息来源之间的知识差异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受众群体的差异。
一个经常阅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的人,与一个经常观看《福克斯新闻台》的人,认知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六、如何在信息爆炸的世界避免无知?
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建议。
第一,个人获取信息应该平衡理性。
美国有一些著名的专门刊登恶搞虚假新闻的网站,比如《洋葱新闻》、《全球联合新闻》等等。它们聘请有才华的作家撰写虚假新闻故事,属于不动声色的恶作剧。但这些文章往往却被读者转发在脸书、推特等等社交平台上。
更为关键的是,人们转发它不是因为有趣,而是因为相信。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大多建立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之上,后果如何?
自问一下,我们平时获取资讯的方式与途径有哪些呢?
毫无疑问,包括我在内,我们平时靠朋友圈消息和一些新闻聚合软件(比如今日头条)来获取信息。
为什么网络谣言会越来越多?因为谣言传播成本几乎没有,而且令普通人很难分辨。朋友圈有屏蔽功能,我们可以不看我们不想看到的东西。今日头条有大数据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为你定制新闻推送。它只为我们推荐我们想看的东西。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有一本经典著作《理解媒介》,书的主题,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我们依靠什么途径获取信息,那个渠道对我们而言就成为了信息本身。
当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与判断,需要依靠朋友圈、今日头条时,我们的世界该是多么的自私与狭隘!
第二,狐狸式的广博胜过刺猬式的专精。
古希腊诗人阿尔基罗库斯流传下来一句谚语,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只知道一件重要的事。
这句话的原意是,比起广而不精的人来说,死盯一门专业知识的人更能获得成功。中国传统对狐狸式的人也有专门称谓的“万金油”,意思是哪里都能用,但对哪里都不是特效药。
但是,这种传统观点或许要改一改了。作者认为,狐狸是个多面手,思想开放,以事实为基础,有创业精神。而刺猬只知道重要观念。正如一个人手里有一个锤子,那么他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拥有广博知识的人,不太可能因为轻忽而做出糟糕的决定,因为他们更为擅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无知。
知道一些其他行业领域的基础性知识,在自己遇到问题时,就不会犯常识性错误或低级错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缺乏相关知识,需要搜索深入了解。而如果你脑子中连这些基础性概念都没有,那么你就对于那个陌生世界一无所知。
七、结尾
读完全书,我总结了一些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终生学习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
养成阅读传统、严肃媒体以及非虚构书籍的习惯。
培养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及习惯。
多了解各个行业、各个专业领域的基础性知识,不求精,但求广。
做到以上几点,在我们遇到隔行的问题时,如果具有那个行业最普通的常识性知识基础,做判断时就不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批判性思维或许是构建我们心智殿堂的框架,但常识性的知识点,就如同这座殿堂的砖,单个看,这些砖既微小又无足轻重,即便抽掉几块几十块,我们的心智殿堂也不会坍塌。
但这一块块常识性观点的砖,却是我们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纷繁复杂的观点时,可以保持理性的坚实基础。
正如作者在书的最后所说,学习的行为塑造了我们的直觉和想象力。已知的事实,让身为公民的我们更睿智,还带来谦卑。因为只有知识广博的人才明白自己欠缺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