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3月20日备考习题口腔
TUhjnbcbe - 2022/5/19 22:48:00

↑↑扫码获取22事业单位医疗千题千解

单选题

题目

1.下列关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多见于3~6岁儿童B.挤压腺体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C.造影表现为主导管呈腊肠状,末梢导管呈点球状D.镜下见小叶内导管囊状扩张,导管上皮增生2.下列关于Küttner瘤的描述,错误的是:A.下颌下腺造影显示腺泡消失和导管扩张B.需进行手术治疗C.病变中含较多的lgG4阳性浆细胞D.导管上皮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3.下列关于舍格伦综合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B.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C.病变从小叶周围开始D.腺小叶缺乏结缔组织修复4.镜下见肿瘤细胞以黏液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主,黏液细胞排列呈巢状或片状,腔内充满黏液,渗出后形成黏液湖,最可能的诊断为:A.高度分化型黏液表皮样癌B.中度分化型黏液表皮样癌C.低度分化型黏液表皮样癌D.高度恶性型黏液表皮样癌5.腺淋巴瘤囊腔内衬上皮的腔面细胞为:A.基底样细胞B.柱状上皮细胞C.矮立方状上皮细胞D.表皮样细胞

答案

1.C。解析:慢性复发性腮腺炎:表现为病因不明的反复腮腺肿胀。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有关。以3~6岁儿童、中年女性多见(A对)。单侧或双侧腮腺反复肿胀,伴不适,唾液混浊黏稠,挤压腺体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B对)。唾液腺造影末梢导管呈点状或斑片状扩张(C错)。镜下见小叶内导管囊状扩张,导管上皮增生(D对),囊壁为一层至数层扁平上皮,囊腔可融合;附近导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滤泡形成;腺泡细胞萎缩。唇腺活检表现为腺体萎缩,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慢性化脓性唾液腺炎造影表现为主导管呈腊肠状,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故选C。2.B。解析: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又称Küttner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唾液腺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伴有纤维化和无痛性肿胀等临床病理学特征。好发于中年以上,男性略多于女性。为单侧下颌下腺无痛性肿胀,病期长达数月至十余年。挤压下颌下腺有黏稠的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流出。下颌下腺造影显示腺泡消失和导管扩张(A对)。镜下见腺体导管周围纤维化,小叶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并见玻璃样变性;导管扩张,导管上皮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D对);腺泡萎缩消失,被淋巴细胞取代,可形成淋巴滤泡;病变中含较多的lgG4阳性浆细胞(C对)。坏死性唾液腺化生是一种自愈性疾病,6~8周可自愈(B错)。故选B。3.C。解析: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型(A、B对),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原发舍格伦综合征包括眼干、口干。继发舍格伦综合征除了眼口干之外还有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可以伴发恶性淋巴瘤。X线检查末梢导管点状扩张。病理改变:肉眼:腺体肿胀。镜下:①病变从小叶中心开始(C错)。②淋巴细胞浸润,腺泡全部消失。③小叶轮廓存在。④腺小叶缺乏结缔组织修复(D对)。⑤小叶导管上皮增生形成肌上皮岛。⑥导管可扩张形成囊腔。唇腺活检是确诊方法。故选C。4.A。解析:黏液表皮样癌镜下由三种细胞成分构成,即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根据三种细胞成分的比例及分化程度不同,将此癌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分化三型。①高度分化型:以黏液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主,中间细胞较少,黏液细胞占50%以上,细胞排列呈巢状或片状,腔内充满黏液,渗出后形成黏液湖;②低度分化型:以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为主,黏液细胞较少,低于10%;③中度分化型:介于上述两型之间,黏液细胞大于10%。5.B。解析:腺淋巴瘤:镜下由腺上皮和淋巴样间质组成。囊腔内衬上皮由双层细胞构成,腔面细胞胞质内含有嗜伊红颗粒的大嗜酸性粒细胞,为柱状上皮细胞;基底侧细胞较小,呈扁平状或立方状,胞浆嗜酸性。间质有淋巴样组织,可见生发中心。

扫码咨询招聘拉你进群

医疗招聘

点击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3月20日备考习题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