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汇报和分享怎样用科技手段对重大疫情进行相应监控,以及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的检测新冠病*和相关病*的生物芯片系统,最后介绍一下有关重大疫情智慧监控“天网”建设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
今天,由于有很多各个领域的朋友,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基础的概念。传染性疾病是指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能够相互传播,而且广泛流行的一种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等,能够使人类感染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会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从传播途径来看,不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也不一样,主要包括飞沫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以及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我国将传染病分成甲类、乙类和丙类,并对这三类传染病进行相应的分类管理。甲类传染病需要强制管理,包括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需要严格管理,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性肝炎等。丙类传染病需要监测管理,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也伴随着这些传染病对人类的侵袭,人类是一直在与传染病作斗争的。
新型冠状病*本身是一种冠状病*。冠状病*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病*,由于在电镜下观察它的形状像“*”而得名,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冠状病*有很多种,新型冠状病*能够引发急性呼吸综合征。虽然新型冠状病*是乙类传染病,但是要对它进行甲类防护。可以看到,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护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各国战“疫”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型冠状病*的传染源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感染新型冠状病*的患者。所谓患者,就是说已经出现了各方面症状。第二类是无症状的感染者,他们几乎没有症状出现。无症状感染者的核酸检测也会呈现阳性,从传染源角度来看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只不过无症状感染者体内的病*浓度不是很高,相对于病*浓度较高的感染新冠病*的患者而言,传染性相对弱一些,但是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新冠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从易感人群来看,是普遍易感的。从潜伏期来看,一般7天左右会出现症状,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当然也有个别感染者的潜伏期高于14天的。
新冠病*感染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主要有四类: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一些重症病人会出现急性呼吸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等。此次新冠肺炎感染者中轻症比例较高,并且治愈效果不错,只有少数患者病情危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高,相对来说也更容易产生病*的传播,因为人们会放松警惕,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检测和隔离,也会产生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给疫情防控带来一些困难。
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面临的重要挑战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面临的重要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做好鉴别诊断。新冠病*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与甲流、乙流以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很相似,但是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却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做好鉴别诊断,识别出到底是哪种病*。
第二,一些新冠病*感染者,在感染新冠病*的同时,可能还有其他疾病,这就会使他们的症状加重。因此,我们要做好合并感染诊断,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当前,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重点是严防境外输入。
作者:邢婉丽 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邢婉丽:科技创新助力重大疫情智慧监控“天网”建设》